美文网首页《人生感悟ABC》
继续聊聊《都挺好》

继续聊聊《都挺好》

作者: 风堂主 | 来源:发表于2019-05-14 12:49 被阅读0次

           剧已看完,留下了无尽遐想,这样较圆满的大结局,不留太多悬念,实在是美化了生活(的无情)。但苏家众人,都在这场亲情硝烟中得以历练和进化,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抵抗未来更大风险的心智和能力,这是好事。

           苏家的矛盾已经缓解或消除,那么即将或已经进入该阶段(家庭职场有机统一)的我们,能否避免陷入老苏家的“家庭泥潭”呢?对于剧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能否调用我们的智慧和理性,去积极预防、巧妙化解巧妙和妥善处理呢?

           按照上文部署,分点谈谈我个人的粗陋的看法:

                                                            (一)众子女养老、老年人晚年生活问题

           随着现代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作为年轻一代,不仅承担着工作上近于996的工作模式,在时间上被锁死,难以过多陪伴家人;更在“金钱至上”的市场大潮中,主动或无奈地随波逐流,肩负着较大的精神压力,难以做到发自内心的轻盈和柔和。但毕竟年轻,对时代变化的感知和适应,还算可以。但老一辈甚至再老一辈的,就不见得能迅速应对变化了。

           我们都说,老年人要有自己的晚年生活,可是子女的陪伴也是老年人晚年幸福的刚需啊,这就很难办了。不是单单住豪宅、吃高档、到处玩、去美国,就能解决的,更何况当下大部分老年人,物质生活尚不丰富,甚至是捉襟见肘。剧中苏大强确实太作了,即使去了美国,也会大失所望,寸步难行,最后不欢而散。如果有老伴的,那么老两口还热闹点,如果不幸只剩孤家寡人,那么确实,子女陪伴的分量确实加重了许多。

           但我想,这个问题可以这么看:一方面,我国尚存在大量的子女在外地打拼、老父老母在老家颐养天年的情况,相比于这种,以苏大强等为代表的老一辈们,能够和子女陪伴在美丽的苏州,同一个城市里,甚至几十年人生都在苏州这片故土中,无疑是幸福许多的!除了子女,还有老聂等人(一同走过几十年风雨的朋友们),到了晚年,这群同龄人也是重要的依靠啊!

           好了,说到此,不得不谈一谈我首次提出并推广多年的“同龄人原则“,其要义是:人生长度有限,唯有在同龄人当中,才保存着最真实的自己。

           少年时有小伙伴,上学后有同学,工作后有同事,成家后有家人,这群人,虽然会走了一批又一批,但总会有侥幸存在的,能够时不时地出现在自己的身边、视线里,就是莫大的幸福。即使交情不深、感情不到位、甚至有点仇恨,但一旦共同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就会有种特别的味道,这种味道,叫做“记忆重叠”,它代表着一种集体中的个人连结,是客观存在的。

           换言之,应用到养老问题上,我觉得还是要靠老年人自谋出路,子女努力为之创造条件,不拖后腿,方为上计。一般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暂时做不到苏明玉那样的财富自由,没办法围绕着父母转的。因此,把余生,交给同龄人吧!置身其中,自己永远年轻,永远定位准确,永远知道珍惜当下。

           PS:苏大强这样性格自私的人,其实对别人情绪上的感知并不强,可能也不存在过多的情感共鸣,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满足:苏大强,从前弱,今天强,儿子强,女儿强,儿媳强,因此,我苏大强最强!你们(这些老伙计),都来好好看看吧!

           是否独身子女,在赡养老人方面,个人感觉情况相似。差别在于:父母看起来会多一些选择(比如住在老大家还是老二家?老大和老二哪个更有出息?谁给我养老送终?)反观子女,无非就是责任分摊,压力分摊,相应地,从父母获得的关爱和资源也被分摊。但据我观察:养儿养女其实差别不大,养一个或是养多个差别也不大,因为最终不论贫富、不论男女,都是更善良、更孝顺、更要强的那个子女(家庭)负担的养老义务更重一些,至少从日常陪伴这一点来说。因为经济上的账好算,感情上的债难还啊。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没办法个个顺心如意,偶尔还有苏明成那样的在经济上拖后腿,谁心软,谁就要承担的多一些。从这一点上,我佩服苏明成和朱丽夫妇,至少,他们是照顾时间最长的一家了,这一点上就很突出。时间和精力,大家都有限,大家都忙,能做到陪伴的,就是最棒的!这绝对不是施舍式地给予偶尔的探望。

                                                                                 (二)同龄人攀比问题

           一个人的一生,社会关系会逐渐复杂,对比本是无处不在:从小比父母(家庭),考试比成绩,过年比压岁钱,上学比学校,工作比收入,结婚比对象,成家后比孩子,孩子会走后比天赋,孩子长大后比成绩,在单位比奖金比分红比职位,人老了比退休金高低有无,子女孝顺程度和收入,入土了还要被动比一下规格……就是在这样贯穿一生的对比之中度过的,同龄人也是这样贯穿一生慢慢变老的。对比是很正常的,心智健全就都知道好坏优劣,没有对比,就没有安全感和满足感,我们生来就会对比,并且惯用一生。但是,演变到攀比,就很不健康了,至少是影响健康。和别人比,都缺乏实际意义,只有和与自己相近的同龄人比,才最有意义和价值,攀比当然也是。苏大强就喜欢和高主任等一群人比,无形中的攀比最为致命,让子女为之买单做局,只为心头一爽,谁说老人家这样的心愿不正当呢?从这一点上看,不理解父母内心真正的需求,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孝顺。这一点,我觉得苏明成做得很好,懂他。苏大强和老聂,是相互陪伴和学习的意味了,攀比之中,包含着一点真性情,挺好的。攀比闺女的豪宅,差点没把老聂给气死,算是走运,不然还真过分了。

           攀比的存在,是由于不自信,需要张扬来满足内心某处的自卑和虚荣,也是贯穿一生的,注意节制吧。谁知道我们老了会不会坑娃呢?

                                                                   (三)疑似残存的老一代重男轻女问题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慢慢也会随着历史车轮的向前而逐渐消亡,不再赘述。苏母对于少女苏明玉的的敌对和打压,可能不仅是重男轻女这么简单了。明明苏母年轻时也是为亲弟弟(文中的老赖的舅舅)的户口问题所拖累,无法追求自己的人生。身为受害者,却对自己的女儿变本加厉,处处打压和不公平对待,让亲闺女重蹈覆辙,这并不符合亲情的关爱呵护原则,即想方设法让子女少吃(自己吃过的)苦。苏母走了另一个极端,这说明:当年自己面对不公,怀恨在心,既痛恨世俗旧规,又痛恨自己不能奋力争取,怨恨自己。于是把这一面的负面情绪和不满,全部转嫁到女儿苏明玉身上,最终将苏明玉“塑造”成另一个自己。她们无疑都是要强的,有能力的,内心却又是病态的。这悲剧其实是重男轻女旧观念的不断延续和复制。随着文明的开化,终将消失。

                                                                                 (四)家庭女强男弱问题

           家庭结构的问题,我觉得十分有趣。有句古话:“人挪活,树挪死”,家庭分工是动态变化的。就拿我家来说,我妈之前不会烧菜,我上小学了才自学厨艺,但进步神速,很快就达到小饭店老板的级别了;从小都是我爸弄饭烧菜,吃的那个随意啊,一样菜绝对无法烧出相同的味道,下次再做就是新的口味了!初中吃了我妈烧的三年菜,吃的很幸福啊!高中又开始吃我爸的手艺了(经过厨师学校培训后就是不一样,讲究了。忙起来,就又只是填饱肚子了)。这一切,都是因为生意,家庭分工变化了而已。所以,我觉得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家庭各司其职,有机统一,交流畅通,反馈及时,一切不算大问题。世俗陈规,应该与时俱进,各取所长,互相担待,各自尽力。

           苏大强,内心委屈,没有话语权,烧菜做饭,其他事情也没需要他烦神。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家庭职责(权力)被苏母承担了去了而已,而苏母的银幕形象又被训斥侮辱苏大强、虐待打压苏明玉、纵容溺爱苏明成给强行锁死和定格了!生活实难,苏母持家之道尚有可取之处。但家和万事兴,过于强势甚至独裁,只会积生怨恨,得不偿失。苏母的封闭,也是个悲剧。暗自驰援小舅子一家、溺爱苏明成,也只是为了满足内心需要,内心不满,独揽大权也是一时之快。

                                                                          (五)兄弟姐妹的成长模式

           同处一个屋檐下,兄弟姐妹关系也算微妙,我是无缘体会了。资源和关爱(精力)就那么多,你多他就少,很难做到绝对公平。只能寄希望与教育,教出自力更生的儿女来,做大蛋糕,开源节流,只想着去私分既有的那点小蛋糕,总是有问题的。大多数家庭在经济上恐怕都不是特别富足,因此只有积极的家庭教育,才是正途,否则累死父母两头“老黄牛”,恐怕也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诸如苏明哲,一心孝顺,自力更生,乌鸦反哺。苏明玉遭遇不公,但净身出户,独自打拼,可谓获得最少,付出最多,成长最难,委屈最大。是故苏明成独自背靠大树好乘凉,活得轻松安逸,苏母走后,独自成长便要经历许多挫折。

           有人负重前行,有人一心一意踏实苦干,有人一切被安排妥当,这本是人挪活树挪死的最好印证。不过,人迟早是要独立的,闻道有先后,不必着急。

           相比之下,另一部剧《你是我兄弟》,同样是三兄弟,团结友爱的长大,大哥一人担起家庭重任,两兄弟各自争气,却走了另外一个模式,风雨同舟。

                                                                          (六)成人与成功的关系

           大儿子苏明哲虽从小归为学霸,但也只是在学业上出类拔萃而已。其他方面,短板就很短了,不能换位思考和感知别人的内心需求,盲目因循守旧,颇有点封建大家庭的长子形象,不知变通,永远怪罪他人(口头禅:你让我太失望了!剧中出现不下50次)。定居美国,可以说,他是典型的成功人士。但是在处理家庭问题上,无疑是无能为力的,但却尚不自知。书生气太重,搞不懂情况,好在有个贤内助。

           高智商不代表情商也高,有人说,情商最终也可以归结于智商,就是全面协调处理各种信息和情绪等的能力。显然在这一方面,吴非、朱丽和苏明玉要比几个大男人做的强很多(按导演表达的意思),值得学习。并且这几位女性也率先表现出惺惺相惜和互相欣赏,都具备自强、知礼的素质来。从这一点上,她们首先做到了成人,这可能与良好的家教和得遇恩师有关。

           关于成功,我可能尚不具有发言权。但是成人成才可以说有点感悟。家庭式无法选择的,但是成长环境是可以选择的。邻居、同学、老师、朋友、恩师、对象,这些都是自己漫漫成长路上的变量,都会影响自己,从而改变自己的轨迹。14岁以后,我们就不能过多责备和归结于家庭了,而是应该充分调用主观能动性,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具体方法就是,和那些值得自己学习的人做朋友,去取经。

           苏明哲可能没有情感上的共情,苏大强从来只为自己,苏明成就是个热血少年,倒是苏明玉,通过市场的历练和打磨,八面玲珑,做事讲究章法,很值得学习。

                                                                          (七)啃老子女培育教育问题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当年怎么对待孩子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怎么赡养父母,实在是一笔外人无法干预和理解、但又源远流长的“糊涂账”。所以,从概率上说,为人父母还是要尽量做到:

    1、公平对待子女,尽量一视同仁,厚此薄彼的事实在短见而愚蠢;

    2、眼光要放长远,懂得长线投资;

    3、养育是一回事,教育是另一回事,一样重要(但父母道德品行不端的情况,只能说认命了,只能靠自己后天的学习加以纠正了,实在表示无奈和同情);

    4、量力行事,没有条件就不要生太多,拼爹拼妈已经很累了,还要瓜分摊薄,简直就是万恶之源;

    5、吵架/打架不要当着孩子面。

    6、子女14岁以前的形象,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家教,家长应该尽量在此之前努力做到积极、阳光,明理,包括不当着孩子面吵架/打架。

                                                                                 (八)关于剧情

           其实,老蒙诈死,苏明成被骗,甚至蔡根花的假结婚,都容易辨别,唯一没想到的。或者说感觉到不顺畅的,是苏大强得病和当年内幕。

           按照我的预感,应该是他被握住了某个大把柄,比如说出轨,甚至我都猜测过苏明玉是他和别的女人生的,所以苏母恨乌及屋,无视苏大强、虐待苏明玉。又或者是,苏母死后,苏大强自己被查出身患大病,活不了几天了,只想着好好解放天性,过几天好日子。

           这样一切看起来才合理啊,但是呢,剧情偏不是如此。当年的内情被揭开,理亏的也不是苏大强,虽然患了老年痴呆,但也不是时日无多,就让这一切显得不合(惯常)的情理。

           但正是这么一讲,可能更把苏大强的人物形象凸显出来了吧,虽然最后亲情顺利回归,但是还是让人唏嘘,为人父不该如此。

           关于苏明成,其实她的蜕变是最大的,也最不现实,江山易改,要换个价值观,可能不太容易,需要全方位的被精神洗礼,被打击,然后重获新生。从这个角度讲,浪子回头永远比一辈子做孝子来的更让人心潮澎湃和群情激动。改造一个人,代价比较大,希望朱丽还能等着他吧,我相信,会的。

           关于苏明哲,最后回归家庭,丢了工作,但很幸福,估计八成会去端盘子了吧。在美国光鲜的生活,真相是这样的话,实在让人唏嘘。

           关于苏明玉,从她身上,是把“付出终有回报”演绎的是无比生动,而她,在剧中影响了最多的人,她自己也获得了新生,真好!

           PS:片名不如原名《回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继续聊聊《都挺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ks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