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是真的都挺好的。
有一个懦弱无能难堪大用的爸爸,一辈子被老婆压得抬不起头来,好容易老婆死了自己能体会体会大家长的权威感了,却还是因为自身能耐限制,有那个命没那个运。没有知识没有眼力见儿,还沉浸在一夜暴富的美梦中不可自拔。什么马配什么鞍,这种人本能地会找一个强势到一把抓的媳妇,这样才能在出现一切问题的时候把责任推卸干净。家里的任何事,他都是以不作为的方式在参与着,出了什么纰漏却矢口否认,每每卖惨以逃脱。
有一个过分强势的“大”妈妈,可笑的是虽然她比男人都重男轻女却并不妨碍她一生把丈夫的尊严和选择权踩在脚下。一以贯之,要么就做一个信奉平等的母亲,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子女,要么就退居二线柔顺一点多听听丈夫的意见。手握权柄的时候比谁都热络,却容忍不了和自己一样刚毅果决的女儿。可惜强势的母亲只能养出跋扈的女儿,针锋相对,两败俱伤。
有一个看似长兄如父实则自私虚荣的大儿子。不是说用着家里的钱出国学习不对,只是应该在有能力的时候适当反哺家庭。考学出去以后就像风筝远走海外,出了什么问题首先摆出兄长姿态教训弟妹,却忘了自己作为一个没出钱没出力的长子,作用还没有妹妹大。
有一个低调沉稳深明大义的大儿媳,婆婆怕出力借故不伺候月子害得自己母亲内退影响退休金她没有爆发,丈夫失业还打肿脸充胖子非要接公公来美国她没有爆发,因为两人争吵疏于看护女儿导致女儿受伤时她还没有爆发……不得不说,是传统妇女隐忍奉献的典范。太隐忍导致家里丈夫能够先斩后奏还丝毫不觉得自己不对就有点过了。不对丈夫指手画脚却让丈夫始终不能越过她去只手遮天,这是很难把握的一个度。
有一个只说不练假把式一般的小儿子,“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就是他本人了。不停啃老而不自知,被戳穿了还理直气壮,觉得自己从小被偏爱都是自己应得的,对人到中年还伸手和家里找贴补的丝毫没有愧疚感。这还好还没有孩子,不然更得让自家父母出钱出力不讨好。
有一个虽然娇纵却还算明事理的小儿媳。和丈夫一起过着月光的生活,一把年纪了还时不时作小儿女态和丈夫撒娇,这是娇纵。看了账本以后不推诿不赖皮,立马开始节衣缩食替自己和丈夫向公公还债,在这一点上,她比她丈夫明事理有担当。
有一个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小女儿,也许因为超生影响了父亲的工作,也许因为身为女儿身,反正她在家里的每一天都是被剥削被压榨被牺牲的。从不舍得给她买复习资料报辅导班到偷偷给她改志愿只为给家里省钱,到不经过她同意一再压缩她的空间以供养哥哥们。生而为女本身就是一种过错么?从大一不到二十岁就自力更生还做出了一番事业,就这一点,她比两个哥哥都强。于冰冷阴暗之境,以纤瘦羸弱之躯,行踽踽独行之事。令人感佩,惹人疼惜。幼年时占用最少资源,长大后承担最多责任,这可能就是许多家有兄弟的女子的模样,一群妄想以付出换来存在感换来爱却永远得不到的“樊胜美”。女儿们要么被家庭拖累被榨干最后一点价值成为樊胜美,要么和家庭决裂换来一丝生机和一辈子狼心狗肺冷情冷性骂名成为苏明玉,很难有两全的出路。
要挟恩图报锱铢必较就不要生孩子,最可怕就是那一句“世上无不是之父母”,一句生养之恩就掩盖了盘剥伤害时所有血淋淋的丑恶嘴脸,当真是一场满满都是胜算的买卖。纪伯伦的诗道破了父母子女关系的本质: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