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孩子的成长过程,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
在没有上幼儿园之前,孩子和别人说话经常是这样的:“我妈妈说的……”等孩子上幼儿园了,孩子和别人说话往往会是:“阿姨说的……”孩子上小学了,和别人说话又会变成:“老师说的……”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和别人说话又变了:“同学说的……”再往后,孩子和别人说话就是:“朋友说的……哥们说的……”
孩子嘴里的妈妈、阿姨、老师、同学、朋友、哥们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上有一个共有的概念叫重要他人,是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重要他人的范围很广,可能是一个人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同学,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或不认识的人,甚至还有可能是讨厌的、憎恶的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称这样的人为贵人,心理学和社会学用理论证实了贵人(重要他人)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做父母的帮孩子找到贵人,或者为孩子创造机会遇到贵人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但是要完成这个任务也是比较难的。
有的时候可能“踏破铁鞋无觅处”,也有可能“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在《逆袭》一文中谈到我在短短的二十多天里,从毕业考试班级倒数第二考进省重点中学(高中),转折点其实就是几个偶然场景的叠加。
我的父亲平时几乎从来不问我的学习情况,但就在毕业考试出成绩的那一天中午,在家吃午餐时,我父亲说:“刚才回来的路上遇到你们的X老师,他说你高中有得上,二中(省重点学校)不要想。”
因为平日我对那个老师有看法,所以当我听到父亲这么说时不由得脱口而出:“你别听他胡说八道。”
言下之意,不就是我能通过二中的自主招生考试考进二中吗?
下午去学校,听到老师留一些他认为成绩好、有望考进二中的同学在学校开小灶辅导时,加上中午和父亲的对话,我就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考上二中,要证明给看不起我的老师看。
老师不经意的几句话,让我发生了转变,从无所谓、不想学到我要学好,产生了自驱力,也就有了二十多天在家自己学习考进了省重点学校的经历。
如果从高考来说,那么我女儿算非常优异了,回顾她的成长经历,就是一个不断遇到贵人的过程。比较典型的是她刚上初中就在网上遇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李升平老师并成为笔友,让她燃起了对文学的热爱。当她读高三时遇到当时是澳大利亚顶尖的五个物理学家之一的物理老师,激发了她对物理学的兴趣,在将近一年的教学过程中,几乎是一对一地对她进行指导,让她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绩。
很多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尤其是当孩子读初中,进入青春期以后,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仆人眼里无英雄,这个时候当父母的就要去帮孩子建立一个较为正向的朋友圈,找到孩子愿意听话的那一个人或者一群人。
“干爹”这个词现在被玩坏了,以前给孩子找“干爹”是一件平常但又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给孩子找了一个精神上的“父亲”,是孩子的重要他人,能够指导孩子精神层面的成长。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去学校上学,学习上的事情就是老师要管的了,给孩子找重要他人的目的就是假以人手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完全托付给老师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老师能否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也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也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和成绩好的同学是好朋友就行了,这也不一定合适。因为成绩好的同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和自己孩子往往是不同的,有这样一种比喻,成绩好的同学是放羊的,自己的孩子就是那个砍柴的,两个人坐在草地上,在蓝天白云下畅聊人生,愉快地度过了一天。天快黑了,放羊的牵着吃饱了的羊回家了,而砍柴的背篓里还空空如也。
你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哪里,你就会在那里获得回报,虽然帮孩子寻找重要他人很难,但只要做父母的有这个意识,也愿意为此花时间和精力,那么迟早都会有结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