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未竟的依恋》心智化的失败

《未竟的依恋》心智化的失败

作者: 心理咨询师卜彬 | 来源:发表于2024-04-18 17:45 被阅读0次

当成年人不回应孩子,或者用愤怒、恐惧、面无表情回应孩子时,孩子就无法将成年人的表情作为自身内部状态的参考。

这些父母的反应可能是仇视的、具有破坏性的或绝望的,起初这会引起孩子的很大困惑:发生了什么?我收到的反应意味着什么?我的感觉是怎样的?这些心智化的改变也与一些暴力行为或在压力不断累积的家庭里越来越缺乏交流动态有关。

这些家庭中很欠缺做游戏或交流、分享彼此的重要体验等情况,双方沟通的内容往往集中于行为和行为的效果,这种沟通主要聚焦于孩子行为产生的让父母感到舒适或不适的影响。这是围绕权力和胁迫进行的交流,使孩子无法真正和父母分享自己的体验,双方无法对这些体验一起进行思考和讲述。

对孩子来说,理解曾经被伤害的成年人的心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避免认知他人的心理状态,这里的他人起初是指照顾者,后来所指范围渐渐扩大。

或者说,孩子可以提升自己的心智化能力:对父母的心理状态保持警惕会让他有可能知道要发生什么,以及什么时候会发生。然而,过度心智化很难帮助个人进行更安全的互动,因为它经常僵化地将他人的心理状态解读为威胁(他想伤害我,他想抛弃我,他恨我,等等)。

对于在创伤背景下成长的孩子来说,心理状态的世界具有威胁性且非常混乱。如果能够得到足够的照顾,一个人就可以容忍与人交往中的不确定性,容忍对方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不透明的、他的观点可能与我不同,他的感受可能影响我等情况。

相比之下,没有得到足够照顾、有关系型创伤的受害者对此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他们来说,他人的心理状态是不可预测、无法理解的,而且他们很容易引起他人的攻击、控制或被他人遗弃,他们会认为“心理状态是可怕的”。

心智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能根据人所体验到的安全感而被激活和停用。具体来说,心智化上的困难往往发生在人觉得危险或无助的情况下。

当个人感到被威胁并感受到危险信号时(对于一个受过创伤的人来说,危险信号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沉默的时间变长,模棱两可的面部表情,有人生气了,聊天中反应时间过长,分离时刻,约会迟到),或者当他们的依恋需求被激活时(处于一些困难的情绪,产生需要被照顾、被理解、被安慰或被调节的需求),心智化可能会被停用并被“预心智化”策略或功能所取代。各种形式的预心智化功能都旨在减少有关心理状态的困惑,恢复情绪平衡。这样,这个人可以无视心理状态,只关注行为并通过行动控制心理状态的可见的部分。这个人可以通过肤浅或没有关联的解读来减少与清空情感方面的内部状态(例如,通过合理化、知识化,或者基于偏见或不感兴趣对他人的意图进行直截了当的解释来实现)。进而,这个人可能会将自己对行为的观点(我感到被轻视了)和对外部现实的认知(这意味着,毫无疑问,对方看不起我)联系起来,这会让这个人进行自我防御或发起攻击。

在心智化领域接受“预心智化”的后果之一是,孩子在培养认知自信方面会遇到困难。扭曲的情感交流重复出现,逐渐导致孩子无法信任社会信息,无法相信社会信息和交流是有用、可靠的知识来源。孩子由此产生的认知上僵化,无法利用在其他关系中获得的情感信息来更新自己和他人的形象,由此无法利用新的体验重建内部关系模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竟的依恋》心智化的失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ly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