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偶尔翻看朋友圈,意外看到一组图片,小小的圆圆的或黑红或浅红的大拇指指甲大小的果实,这不是儿时回农村爷爷家,在山坡上抠挖出来的野地瓜么?朋友在哪儿挖到这么多野地瓜?
我问朋友才知道是在街边买的,他还说,不知道什么原因,野地瓜没有儿时吃到的那么甜那么好吃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48924/ffc0ca7ff623f7ed.jpg)
我说我也好多年没有吃过野地瓜了,朋友立刻发了一张图片——香地瓜采摘园,背景是红红的野地瓜,明明是野地瓜,怎么变成了香地瓜?下面是采摘园的联系电话。
恰逢星期天,电话联系采摘园园主,加微信发定位,开车直奔采摘园。
沿着国道开出十几公里,导航提示转弯,路面变成双向单车道,尽管道路弯曲且高低起伏,路边还有较宽的路基,会车比较方便。
道路两边是农田鱼塘和人家的房屋,房屋稀稀落落地散布在路旁或竹林下。庄稼竹林树木和沿坡生长的植物,满眼翠绿。偶尔看到一只狗子,慵懒地躺在院子门口,对往来车辆司空见惯,全无反应。
乡间的房屋样式不一。有新建的贴着墙砖气派十足的小二楼,院子里停着轿车;有白墙红瓦一层的老式房子,屋沿探出长长的遮阳;甚至还有半坍塌的房子。和城市最大的不同是,四下里一片寂静,偶尔有一两个人在路边慢悠悠地走着。
转过一个大弯,路边一个不小的鱼塘,鱼塘边停着几辆车,有人在钓鱼。
汽车再向前开,道路更窄了,但是车辆也少了。经过一个镇子,汽车开始转弯爬坡,爬坡转弯,路边有林区防火警示牌。
导航提示距离目的地约五百米,建议停车步行。可是,这么窄的路面,如果停车会影响交通。给采摘园主人打电话,告知可以把车开到家门口。爬上一个缓坡右转,一个半面新瓦半面旧瓦的屋顶出现在眼前,房屋周围满是植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48924/f08c6a0a16d572d4.jpg)
下车沿小路走到房屋后面,女主人迎接我们,狗吠声随之而来。主人说不用怕,狗拴着呢。走进院子我们笑了,一只如成年贵宾犬大小的瘦小的杂交狗子正张大嘴巴吠叫不止,可怜的狗子,还未成年就被拴上绳子了。
主人将塑料篮子递给我们,带着我们沿小路走上田梗,指着一大片低矮的植物说,全是香地瓜,随便摘。我愣住了,儿时跟着姐姐们放羊割猪草,在土坡上看到一簇簇倒三角形的叶子,姐姐们兴奋地说:野地瓜。扒开叶子,是交错的藤蔓,顺着藤蔓用手指轻轻地抠挖,触到果实,无论是软的还是硬的,都不能放过。小心翼翼地挖岀来,自然是先递给我这个城里来的孩子。
野地瓜粘着粘粘的泥土,要找一个水塘洗掉泥土才能吃。我捧着小小的野地瓜,等待着姐姐们挖出更多的野地瓜。毎找到一处野地瓜,也就能挖出三五颗果实。洗掉泥土,姐姐们一人吃一颗,剩下的都是我的。放进嘴里,有的甜甜的,是熟透了的;有的是酸甜的,还未全熟。不过,吃起来比妈妈给我买的苹果好吃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48924/a27fba690549fae5.jpg)
眼前这么大一片全是野地瓜?挖野地瓜手指受得了么?我俯下身,扒拉开叶子,呀,野地瓜全露在泥土上,黑红的,淡红的,一窝窝,一团团的,有的被挤的都不是圆的了。
我摘起一个小小的野地瓜,撕掉头部的凸起,扒开外皮,惊讶地发现,野地瓜竟然是微缩版的无花果!紫红色薄薄的外皮下,是一层白色的绵软的肉壁,肉壁内满是小小的黄色的颗粒。儿时吃野地瓜时,整个放进嘴里,味道美极了,从未看过它的结构。
将野地瓜,不,是香地瓜,放进嘴里,细细品味,还有儿时的味道,只是,面对如此多的露在地面的果实,少了儿时的期待和惊喜,却又勾起了儿时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