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读《战争与和平》时,把书的照片发到了朋友圈。
有个同学说:“现在啥时代了,你还读这些书,什么用哦。不要把脑袋读傻了,要多走出来看看世界才有用。人家读书修身养性是老了的事,你现在就读这些书就是浪费时间。你要是没事干,来我家帮我带娃儿,我一天都忙得很。”
当时她说这些话,我还气愤伤心了好久。在她看来我是因为没有孩子了,无所事事才读书。伤心也是因为自己当时的心境还在那个经历中,觉得别人总是在嘲笑我。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读书,身边人总是嘲笑我。也让我怀疑自己读书是不是真的是毫无意义的事。其实是我自己在怀疑,内心还没有坚定的信念,还在漂浮不定。
我当时很想骂她,但是幸好我一句话没说,用沉默保持了回应。然后把她删除了。直到今年她有事找我了,才又加上了。
还有一位同学,也在那一天对我说:“读这些书还不如看点成功、励志积极向上的书。你研究这些战争能有什么用?”
她们都知道我当时的经历,觉得我受了打击,需要读些积极向上的书。
那时候,读书对我来说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我之前没读书时,看到那些读书的人,我很羡慕也觉得很了不起。我自己也读书了,我也觉得我也有点不得了,毕竟我开始知道读书了。
但是,因为读书这件事,无论家人还是朋友圈都是嘲笑我。后来我就不敢发朋友圈了。好像读书还变成了一件很丢脸又见不得的人的事。有时候在外面等车、排队什么的,随手拿本书来看,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生怕别人又笑话我。在这个小乡村,一个农村妇女看书,别人都以为你脑袋是不是有毛病,或者就是太闲了,没事找事。一个孤僻的人,远离人群就显得格格不入,被认为有问题。当然,那时候我心里确实是有问题的。
幸好那时候我没有放弃读书,一边怀疑读书无用,又一边离不开书。
现在事过三年,我心境已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再遭到嘲笑也无所谓了,我再也不会认为读书是需要藏着躲着,很丢脸的事。我再发读书的朋友圈也是记录分享自己当时的心情,不再有其他顾虑了。
而我身边这些嘲笑我的人,也同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次我又发了一张读书的朋友圈。那个几年前嘲笑我傻的同学又对我说:“你书还没有读够啊,还在读这些书。”
我也没有了以前的愤怒,也不再认为别人是嘲笑我。我也开玩笑地说:“还没有哦,我还这么浅薄,还需要读更多的书。”
我发现我说这句话时,竟然很谦卑,心里也是真的这样想的。自己读了几年的书了,越读越发现自己无知,还需要读更多书。最重要的区别是,读这几年书,把心里愤怒、焦虑这些负面情绪读少了,心平气和变多了,越来越柔软了。
而另外那个,当年叫我读成功学、要积极向上的那位同学,现在却要我带她读书。她说内心痛苦,空洞无聊,活得很累,又焦虑害怕被离婚,又担忧钱太少,又恐惧生大病。总之,她各种担忧恐惧。我也知道她减肥快二十年了,还是一直在160的体重。她是我读书时就比较好的朋友,我也希读书能让她有所变化。决定带她读书,建立一个几个人的读书会。再找几个同学一起读书,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也许这样可以带动那几个整天喊活得累的朋友一起读书。
四十岁让我很感慨。我身边这些朋友、同学大多数都在说活得累。为什么她们越活越累?当年是我喊活得累,我是真的活得累。但是她们那时候不累。
现在,我活得不累了,终于熬过来了那段最痛不欲生的日子。我经历疾病、失去孩子、感情,再加上悔恨的觉醒,我感受到了生活是如此苦不堪言,实在太累。
而她们没有经历疾病,孩子又健康长大,家庭也看起来幸福,又不缺物质,可是却还是累。我也感受到了,她们活得累,是真的心累。那种焦虑,烦躁,心里空洞的累。
我很庆幸,这些年我越活越明白了,也越来简单轻松了。幸好我当年坚持了读书,否则我可能更累。
这些年我读书,现在能感受到的用处就是,自己心里不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