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医患,负重前行?
在中国,医院或者医护人员的相关新闻,如果出现在社会媒体上,常常并不是让人愉快的新闻。
要么,是医院非法牟利敛财,
要么,就是医护人员被患者或其家属殴打甚至刺死,
时间久了,这两种新闻交互出现,就会给人一种医护人员经常被打,就是因为医院敛财所致的因果关系的错觉。
然而,不管医护人员是否被医院当成敛财工具,暴力永远不是正确的解决方式,只会给彼此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
世界上的医患大概可以分两种,医患和中国式医患:
其它国家的医患相处之间,一切都在社会规则之内,医生履行治病救人的天职,而且作为一项社会职业,医生的头顶也没有那么多光环,不必在做好本职工作以外再承受沉重的道德负担。
而患者也不会对医生有太多超出其本职工作以外的要求,有矛盾产生时,自然有畅通高效的解决途径。
中国式医患则是一个内涵非常复杂的词语,甚至已经衍生为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提起这个词,如电脑检索一般会在人脑中自动涌出许多相关词汇:弱势群体、过度医疗、白衣天使、层出不穷的伤医事件等等,
实际上,中国式医患关系乃是整个社会问题的缩影,医患问题往往是社会问题被激化后的一个宣泄途径,因此单纯的从医院管理上进行改善并不能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中国式医患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虽然无解,中国式医患关系依然需要疏导,使其不再持续恶化,并日趋和谐。
因为人生病总要去看医生,而医生实在做不下去了换个职业依然可以继续生活,所以医患关系持续恶化其后果将会作用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身上。
高压下的医生
医生工作的风险不仅来自于复杂的医患关系,还来自于高强度的劳动。
曾经,一条微博在医生之间热传:一日之内,两位医生猝死!
一位是南京中大医院消化科主任毛翠华,一位是青年麻醉医生,微博ID叫“松子酒”,他值夜班时猝死在值班室内,他的最后一条微博是转发的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的“慢下来,感受生活”的演讲视频。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到慢下来的生活,就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很多医生对于高强度工作对健康的损伤,都表示深有同感。
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一位大夫描述自己的症状是:心痛、疲劳、易烦躁、记忆力下降、失眠、体重增加、做事效率低等。
微博上也活跃着许多在国外执业的华裔医生,微博ID“美國王明濤醫生”贴出自己一天的预约病人数:11个,并称一般一天看8-16个病人。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苏省第一人民医院一位专家则坦诚,自己见到的记录是一个医生一天看177人,每个病人平均两三分钟。但官方还要求医生沟通态度好,看病时间长。
中国医生的现状甚至引起了国际上最著名的外科学杂志《柳叶刀》的关注,在《柳叶刀》上一篇名为《威胁下生存的中国医生们》,这篇文章里这样描述中国医生:
随着医院变为战场,从医已经变成了危险的职业选择。
同时文章里还指出中国医生过低的薪酬,让众多医生不得不在职业操守和养家糊口之间,艰难地找寻平衡点。
如果不改变中国医生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中国医疗卫生系统的改革就无法取得成功。所以建议让医生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讨论中来。
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一名医生发微博感慨,如今医患之间已经失去了最珍贵的信任,国际部门诊的进修医生告诉她,在看门诊时,病人家属在他身后全程用手机录音录像,让这位进修医生十分愤怒。
复杂的医患关系和高强度的劳动,让很多医生萌生了退出医院的想法,于是,随着社会日趋多元化,医生开始艰难地谋求体制外的生存。
倒霉的还是患者
医患关系紧张,最终倒霉的还是患者。
北京301医院神经内科一位护士长表示:“这种事情(伤医)发生的多了,医护人员出于自我保护,就会消极工作,比如扎针选血管,原则上选血管是从外周到中心,从小血管到大血管,但小血管不容易扎进去,大血管肯定是百分之百一针就扎进去,如果对患者负责,就应该从小血管扎,从而保护大血管,但现在很多病人一针扎不进去就打骂护士,那谁还敢选小血管啊。”
河北馆陶县人民医院女医生被患者家属围攻跳楼身亡后,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一位医生在微博上公开宣誓:今后拒绝给馆陶县公安局所有在编人员、馆陶县医院全体院级领导及保卫科、医务科全体人员,患儿父母及其亲属提供任何医疗服务,并甘愿承担拒诊导致的一切处分。
积水潭医院的这位医生公开宣誓拒绝为相关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可能只是一种表达愤慨的形式,但厦门一医院公开拒诊患者则已经付诸行动了。
曾经与医院发生过纠纷的高女士再次到该院挂号看病时,却被告知不接受她在这里看病。
对于质疑,院方表示:怀疑高女士来医院就诊目的不纯,医院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
且不论医院拒诊行为是否得当,但在当下这种复杂的医疗环境下,医院和医生均如惊弓之鸟,把医生和医院逼得甘愿接受处罚也拒诊一些患者,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也是所有患者的不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