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鞳羽
感谢微信公众号宜伴书香,镂心姐姐很棒,在经过读《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后精心编辑文字与演讲很精彩,辛苦了
心灵读书在早上,记录读书一点小感悟:

图为作者:史蒂芬·平克 Steven Pinker
1954年9月18日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和科普作家。因广泛宣传演化心理学和心智计算理论的心态而闻名於世。同时也被人称为:当代最伟大思想家、TED演讲人、世界语言学家等。
代表作:《语言本能》《思想本质》、《心智探奇》、《白板》、《心灵如何运作》。
比尔·盖茨在《盖茨笔记》中说“这是我这一生读过的最重要的书……它不只是一项历史学术贡献,而且是一项对世界的贡献”,并亲自对作者斯蒂芬·平克围绕这本书里的话题做了长时间视频访谈。

初看此书感觉这不是一般学者写书的路子,看书名中的两个关键词“人性”和“暴力”,像是要讨论人性善恶的哲学著作,其实不是,他讲的是历史,但不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或者一个时段的历史,而是穿透自有人类以来至今的全人类的历史,通过研究纵横十万年人类历史中“暴力”的变化趋势,来探究“人性”及人类文明的进化,即用暴力的尺度,度量人性的进化。这样的研究思路,用今天的话讲,可以叫“破坏性创新”了。
正如镂心姐在公众号说的那样,我们大部分人都相信一个理论:因为人们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暴力冲动,所以人们的暴力行为下降了。但这其实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因为我们无法肯定到底是人们的心理冲动变化在先,暴力的下降在后,还是相反。对于「暴力」这样一个复杂的现象,你不可能通过单一的方法或路径去理解。
所以,本书的着眼点在于寻找外在于人心、人性的几种社会、经济、制度性的外在推力。 即: 不变的人性在不同历史环境变化中的不同表现。(他举出五项外在于人性之善恶的因素:利维坦、贸易、女性主义、扩大的圈子以及运用理性。)
解释暴力的减少,就是在辨识文化和物质环境中有哪些变化,让我们天性中爱好和平的动机占了上风。这个基本的方法论取向,可能更接近今天“着重制度,少谈心性”的现代想法。

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自性变化。思量作恶,化为恶鬼;思量修善,化为善神。
希望读完这本书的我们都可以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人性、看待历史、看待世界。它将督促我们不断地去追索‘暴力’的含义,揭露更多毒害人心的意识形态,逐渐扩大对人间‘苦痛’的所指范围,消除社会中的隐性暴力。从而把更广义的暴力降低、更深意的苦痛减少。发挥理性的力量,抵御暴力的诱惑。
平克汪洋恣意的才华和知识,启发我们更进一步地反思我们对进步、现代性和人性的观念。本书的结论必然会引起争论,但这只是一个开端,它将引导我们用全新的角度看人性,看历史,看世界,让我们深思人类社会的未来命运。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学习思考的书,也非常值得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