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396619/092797f410d26e19.jpg)
椰岛海风起丨白马井访古觅胜
儋州“八景”自明代有此提法,即南薰载酒、白马涌泉、松林晚翠、笔架笼烟、龙门激浪、天堂春色、颜塘漾月、旧州西照等8处代表性景观。“白马涌泉”即为其中之一。姐,今天是七夕节,我们去白马井访古觅胜。
“白马井”得名源自一口古井“白马井”,我常听本地人说:“我今天去马井了。”“我去马井买海鲜了。”“马井”是人们心照不宣的一种简略说法。因为白马井,就有了白马井镇。
“白马井”得名有两个说法很具神奇色彩。一个说法是,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当时隶属于汉朝的交趾郡,有女子征侧、征贰姐妹起兵,自立为王。两年后的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伏波将军马援奉光武帝刘秀之命,前往交趾平叛。马援在这次远征途中,曾到达白马井这片土地。大军经过白马井海滩时,部队长途跋涉,口渴难忍,一时苦于无淡水可饮。忽然,马援所骑的白马长嘶一声,奋蹄刨挖一株小草边上的泥沙,众军士诧异。不多久,只见泉水喷涌而出。清甜甘美的泉水,解除了兵马饥渴之困。后来人们于此开泉掘井,命名为“白马井”。
另有一说法是,唐咸通五年(公元864年),懿宗李漼命辛、傅、李、赵四将前来海南,进兵琼山县南境黎峒擒捉蒋璘等人。辛、傅、李、赵四将道经白马井,当他们在白马井的海滩上行军,烈日当空,人困马乏,有白马突然嘶鸣刨沙不停,一眼甘泉汩汩流出,军队燃眉之急得以解决。后来,人们依泉眼打井,“白马井”由此得名。
这两种说法,情节相近,人物、时间不同,今天流传最广的是第一个说法。
白马井三面临海,北与洋浦港隔海相望,东连新英湾,西向北部湾。白马井港湾地势平坦,朝东北开口,状如一个葫芦,因而人称为“葫芦湾”,港东北水域较开阔,有优良的天然航道。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历史上的白马井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万历《儋州志》说到白马井筑有烽堠一座,配置77名兵员把守,昼夜瞭望,遇警则放烟。清嘉庆、道光年间,参将黄开广还在白马井沙墩设立了一座“定远”炮台,与洋浦的“镇海”炮台形成犄角之势,镇守港湾。
1934年,儋县下分8个自治区,设白马井等217个“乡镇”,“白马井”正式成为了一个镇名,白马井镇也逐渐走向重镇、名镇之列。
我在洋浦生活9年,我到白马井的次数很多,访古觅胜却不多。姐,我今天带你看四个地方----
第一个地方:南司港。
沐浴着夏日早晨的太阳,吹着海风,我来到南司港。一进入港区,就可见一个毛zd黄铜铸像,门右旁大榕树下有个健身区,走到海边,港口船只很多,港口仍旧在用。黄铜铸像,身着中山装,外穿大衣,右手举起挥动着,感觉一下子被人拉回三四十年的历史。原来,南司港是1958年相关单位做出决定,将位于广州的南海水产公司搬迁到白马井。1958年10月开始,南海水产公司34艘渔轮连同1006名职工,陆续南下白马井港安家。他们在白马井披荆斩棘,陆续建起了渔轮修理厂、水产联合加工厂、发电厂、自来水厂、网具厂、职工子弟学校、职工医院、托儿所、幼儿园、文化宫、电影放映队和百货商店等机构和设施。南海水产公司入驻,白马井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可称得上是儋州境内最为繁华的地区。后改制,现在空留当年一应设施。
第二个地方:伏波古庙。
走过南司港门口的街道,来到了伏波古庙。这个古庙在村小子中间,另一个伏波庙在白马涌泉处,有塔,走四五十步可到海过。这一个规模小,庙的历史没有海边的庙久远。两个庙都是儋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公布,2019年立保护碑。
连上两级台阶,一座彩绘琉璃瓦古庙出现了。先欣赏三幅对联。门口柱子上有彩绘蟠龙绕柱图,柱上拉一红布金字,上书“纪念马伏波将军诞辰”,旁拉一幅黄色对联,上联是:白马千秋扬美德,下联是:涌泉万代诵英雄。门边褐色大木实木上,书一幅金字对联,上联是:春色焕天南五岭旌旗辉日月;下联是:神光腾海上满江风雨起蛟龙。门边墙上贴一幅对联,上联是:古庙重修仙景象;下联是:神灵赐福暖凡心。
进入古庙门厅,首先看见庙墙上有一张红纸黄字写的“2023年伏波古庙重修捐资芳名榜”,它告诉我们2023年这座古庙刚被重修,参与民众热心。
再往里走,院中设紫铜炉台和香炉,供人拜祀。
过了门厅,有一个十余米见方的院落。
大殿的门外,有一座石碑,刻着马援将军的生平简介。
大殿门楣上挂有“德被海南”的牌匾,门的两边褐色实木上书金字对联一幅,上联是:佐汉壮奇勋任群邪醉恶诋谗从来奚损一生节操;下联是:开琼昭伟绩享众子馨香煙祀依然百世英雄。
大殿里供奉的就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塑像,以及他的坐骑白马。
坐像上有“泽被炎州”的匾额,紫褐实木对联一幅,上联是:劫火煽红羊仗将军捍患天涯从今胆落猖狂寇;
下联是:涌泉留白马替汉代建功海岛自古名高矍铄翁。
白马塑像在正殿右角落,披红挂铃,马鞍和辔头齐备,脚底安铁架及万向轮。
墙上有马援镜框画介绍其生平事迹,尽显马援老当益壮之雄姿。
第三个地方:白马井古迹。
在海南,大海茫茫,水咸不可饮,淡水资源很珍贵,有井真可铭记。与东坡书院钦帅泉的好境遇相比,这一口白马井有点落寞----
民居高低错落,大榕树下,真正意义的白马井的“古井”到了。村民坐在大榕树下,熟视无睹地忘川静坐。
一段环形的有门围墙,上面花花绿绿的插满满旗帜,旗子上有“马”“伏波将军勅令”的字样。门口上有“白马涌泉”四个大字,白瓷砖墙有一幅对联,上联是:堪笑云台书大将;下联是:如何马井涌古泉。此联之外,墙上还有一联,上联是:白马奋蹄留胜跻;下联是:涌泉甘液播芳名。!
两侧石柱上还有两首咏《白马涌泉古迹》的诗:
其一
南天僻壤伏波开,愈二千年尚缅怀。
马蹴甘泉留圣迹,骚人墨客慕名来。
其二
儋州八景涌泉幽,盈冽泉清水质优。
惠及万民歌福祉,古今誉满我神州。
门口上方,挑一对红灯笼。门口左边墙上有红纸黄字的“白马涌泉景简介”和红漆黑字书写的两首写白马井的古诗。门口右边墙上有一首《咏白马涌泉古迹》一首。“白马井”文物保护碑旁,设有小香炉,墙上有似“寄名”红纸贴,大致某女取名“井津”“井琳”,某男取名“井泽”,请井神保佑健康。
进入门内,一口四方石井,有井沿,有水,无井盖。井中有皮管伸入井水,水管一直通向旁边民居,可见村民从中抽水使用。井旁有塑料水桶,打一桶水上来,微浑,不敢喝,只洗了个手倒掉水,算做到此一游。
白马雕像立在井后马厩下,头顶红绣球,颈挂红花,身上有一个木马鞍。白马慈眉善目,无雄健感。马厩用钢筋柱搭成长形,红布扎花和彩旗弄得花花绿绿的。井与马厩之间的地上绿草丛生。
白马井旁有一个篮球场,举行过比赛。看来儋州“篮球之乡”名符其实,村子中的伏波古庙供品有一个是“篮球亚军6000元”,应与比相关。
第四个地方:伏波庙
白马涌泉参观完,我们来到仅隔一条街伏波庙的后门。这个海边的伏波庙较村中伏波庙历史更悠久、规模较大、气势更恢宏。
大海边,古庙前有一形制小巧的11层塔,无名,应为镇海塔。
一琉璃瓦门柱,门楣松鹤图嵌四个虬劲黑色大字“威震南天”,四柱三门上书两幅对联。正大门为一幅红底黑字镶蓝边的对联,上联是:上联是:春色焕天南五岭旌旗辉日月;下联是:神光腾海上满江风雨起蛟龙。这幅对联与村中伏波古庙相同。
正门旁两小门上嵌“喜鹊红梅图”,呼应有一幅红底黑字镶蓝边的对联,上联是:佐汉壮奇勋任群邪诽谤从来奚损一生节操;下联是:开琼昭伟绩享众子馨香俎豆依然百世英雄。这幅对联“诽谤”和“俎豆”与村中伏波古庙的“罪恶”和“煙祀”有四字不同,不知原因。
门旁墙上刻有清朝儋州最后一名进士王云清《马井涌泉》诗、郭沬若《白马》诗和吴景清《白马涌泉》诗等。
进入院子,树木荫郁,喜迎海风。院子两边靠墙边地上插着彩旗,院子左边印度紫檀树脚,支挂着一个彩绘的舞龙套头。
门厅褐红色石柱有嵌一幅红底黑字对联,上联是: 伏求马大将军大壮英灵保护国家昭大定;下联是:波显井中泉水中孚美味养成士子振中兴。
门厅大门上书“威震南天”,也有一幅对联,上联是:矍铄是翁登寿域;下联:涌泉此地乐春台。
进入门厅,有一大木桌,有几个男子在打麻将。环顾,墙边挂一锈迹大铁钟,钟锤系绳垂挂一旁。
正殿前,紫铜烛台前,一女人正在敬香。左边墙上贴春“2024年马伏波将军诞辰赞助款”名单,还挂马伏波将军镜框画、还有一面锦旗上面写着:“送给马伏波将军留念 金榜题名 前程似锦”,原来是某人考上湖北武汉中南民族大学送的锦旗。锦旗之下,一张桌子,围坐许多男子用儋州话聊天,一个词语也听不懂。
正殿门柱,第一次看见一幅两头都“藏头”“伏波”二字的对联:
伏自琼岛开基荡寇伏魔众恶群邪皆尽伏;
波及南邦启业流恩波惠四方百姓总扬波。
正殿大门上有四个字:“伏波古庙”,有一幅对联如下:
云台画将丹青巧;
马井涌泉德泽高。
进入正殿,供奉的马伏波将军。
访古完毕,走出伏波庙,发现庙后有一棵树龄145年的小叶榕,也贴有村民寄名红贴,请求榕树保安康。
折返到海边,大海船泊在沙滩上,很多疑问在心底。请教学校同事老李,他告诉我,年节时村民都要到庙里上香,出海也到庙里上香。为何一个地方相隔不过一里地有两个伏波庙?老李说,这是不同的村子使用、重建和修缮。
白马井村民们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他们正月十六才过元宵节,伏波古庙也很热闹。正月十六元宵节主要有三大活动,“舞龙”“妆台阁”“迎神”等活动。舞龙时,鞭炮齐鸣,浓烟滚滚,鳞甲翘起,有龙腾祥云之气概。龙的尾巴用有弹性的铝片或硬纸制作,挥舞起来,栩栩如生。整条龙体约有20多米长,需要10多个身体强壮的男子举舞。舞龙时走街串巷,腾挪跌宕,很壮观。“妆台阁”是街坊巷室妇女们的拿手好戏。事先,她们在街坊邻里,她们挑选俊男少女,尤其是给一些漂亮的少女扮为中国美女之首西施、倾城之色王君和宫里丽人杨贵妃等的长相,每年都以不同的容貌呈现在“台图”里,给人以崭新的视角和美的享受,男孩的模样多是大闹东海的哪吒,以脚踏风火轮,手握长枪,极目远方的形象出现,或是唐僧西天取经,头戴皇冠,双腿盘坐,胸前掌合,嘴念佛经的容貌,十分安详。“迎神”主要以迎伏波将军路博德和冼英冼太夫人为主。如今,正月十六习俗中融入“调声”“打篮球”“文艺表演”“游园”等活动。
我在两个伏波庙的偏殿房间都看见大鼓、木床、龙头等表演工具,那是正月十六日舞龙或迎神用的。
《儋县志》有伏波将军路博德和马援事迹记载。宋代苏轼写《伏波将军庙碑》有一段可了解两个伏波将军,如下:
汉有两伏波,皆有功德于岭南之民。前伏波,邳离路侯也。后伏波,新息马侯也。南越自三代不能有,秦虽稍通置吏,旋复为夷。邳离始伐灭其国,开九郡。
然至东汉,二女子侧、贰反岭南,震动六十余城。世祖初平天下,民劳厌兵,方闭玉关,谢西域,况南荒何足以辱王师,非新息苦战,则九郡左衽至今矣。由此论之,两伏波庙食于岭南者,均也。古今所传,莫能定于一。
可这并不是写海南或白马井的伏波庙,写的是雷州的伏波庙。伏波将军路博德的名气不如马援的大,其实路博德是第一位伏波将军。
伏波庙的作用就像海神,能降伏波涛,琼雷皆信祀伏波将军。苏轼过海两次都顺风,他也求伏波将军保估过海,后以碑铭酬谢伏波将军---
海上有伏波祠,元丰中诏封忠显王,凡济海者必卜焉。曰:“某日可济乎?”必吉而后敢济。使人信之如度量衡石,必不吾欺者。
……南北之济者,以伏波为指南,事神其敢不恭。轼以罪谪儋耳三年,今乃获迁海北,往返皆顺风,念无以答神贶者,乃碑而铭之。铭曰:
至险莫测海与风,至幽不仁此鱼龙,至信可恃汉两公,寄命一叶万仞中。
自此而南洗汝胸,抚循民夷必清通。自此而北端汝躬,屈信穷达常正忠。生为人英没愈雄,神虽无言意我同。
姐,每一次小小的访古觅胜,都是一次学习,都是一次知识的整合,都是一次总结和提升。
谢谢姐,借比机会 ,我了解了白马井的文史知识。祈望儋州这些历史文化名片能更加耀眼!
(2024.8.10-8.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