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真的来了。后天立夏,阳气开始盛大,万物进入到生长的旺季。
《黄帝内经》中讲:“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天属火,为阳中之阳,心亦为阳中之阳,同气相求,所以,夏天就是养心的时候,逆之则伤心。
01
夏天,不要发怒
立夏节气在十二消息卦里,处于“乾”卦时空。乾卦对应人的神识,是人的最高统帅。《医学入门》曰:“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
春三月“以使志生”;夏三月“使志无怒…养长之道也”。
在春季生出志向后,到夏季当“使志无怒”。夏季本该是让生命怒放的季节,为何经典却告诉我们要“无怒”呢?
从文字会意上看,“怒”是心受奴役的痛苦病态。
心会受到什么奴役呢?当我们的志向里生出妄念,变得贪心时,无形中,心已受到贪妄的奴役,当贪心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恼羞成怒,身心俱疲。
“无怒”是心没有奴役,自由自在的状态。相当于达到先天八卦图中最顶层“乾”的最佳境界,这一路上,仍需经过从最基础的“坤”到“艮”到“坎→巽→震→离→兑”的次第护持。
立夏,人要立起来,立志在养人→成人→化人上,首先要立在规律上,后面的每一步,无论行的是常道还是非常道,都有规律可循,都无法贪心妄想一步登天,哪怕你以为侥幸过去了,最终在规律的运行中,还是会回到原来缺的地方补课。
02
夏天如何养心
-多晒太阳
内经告诉我们,这时候应该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多些时间在外面,不要厌恶太阳,多晒一晒太阳,让我们的阳气能与天地俱增。
如果你喜欢到外面那就对了,这个就是养长之道,就是养阳气的生长之道。心得到天地阳气的滋养,它也会显现出一种光明向上的态势。
如果心没有得到足够的养护,那么心中之阳则不足,阳不足,则阴盛,阴气是下沉的,我们就会出现一种极其低落抑郁下沉的状态,抑郁症就与此密切相关。
-适当出汗
黄帝内经中还有一句话特别重要,这一句是夏季养生的关键所在,那就是使气得泄。
“使气得泄”说的直接一点就是要出汗,让身体能够适当的排泄一些汗液。
汗为心之液,在排泄汗液的时候心阳也得到相应的增长,得到相应的舒展,心也就得到了天地的滋养。
心又主血脉,夏天出汗气能得泄,血脉也得以流畅。
反过来,如果一个长夏都没有让郁在身体的气泄出去,久而久之,心脑血管疾病也就发生了,正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其实使气得泄不单是对心脏有帮助,对五脏六腑都有治愈的作用。
五脏六腑都通过经络腧穴,由皮毛与外界相通,肺与大肠的泄则肺有宣发肃降之功,大肠有传导之功,脾胃得泄则有脾升胃降之职,肝胆的泄则有木升火降之能,肾与膀胱得泄则有升清排浊之机,能使气得泄则五脏六腑皆能受益。
最直接受益的则是皮肤,可以说一切皮疹,皮肤干燥,脱屑,瘙痒都与皮毛不能正常排泄有关系,也正基于此,汗法成为中医的第一大法。
也正如《内经》所讲:“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所以夏天我们就要多到外面,多晒太阳,不宜久待室内。
随着气温的升高,很多场所都开了空调,空调病也会随之而来,多数人颈肩背部都会出现酸胀痹痛,那就是逆了夏气,太阳不长,也就是太阳不张,背为阳中之阳,正是太阳所在之区域。
从立夏开始,顺天之势,奉养长之道吧。
升起心阳,多做艾灸
扶持阳气,排寒祛湿
艾草—地上之阳,心脾肾俱补。
艾灸是将艾草药效发挥到最大化的有效方法,可温通经络、扶阳固脱、祛风湿、止疼痛,御外邪。
夏天升心阳,可艾灸至阳穴、膻中穴、神门穴、关元穴等穴位。其中膻中穴不建议长时间灸,每次十来分钟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