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又被领导骂了,我就是不擅长揣测领导的心思。”
“花了好几万块钱去减肥,到现在为止一斤都没有瘦下来,我果然是喝水都会胖的体质。”
“比我晚进公司的人都成了我领导,我果然是没有能力的人。”
“今天考证又失败了,明明我看书跟人家一样认真,我怎么就是考不过呢?”
“今天又是星期一了,周末怎么就过得这么快呢?”
大家有注意过自己每天一闪而过的那些想法吗?比如在等待迟迟不来的公交车,比如在开会之前,比如和领导谈话之前,比如在站上体重秤时,比如下班到家打开门的那一瞬间。在一些重要时刻或者是状态不佳的时候,消极的想法扑面而来。
特别是遇到那种一整天都不顺的时候,消极想法更像是滚雪球。比如早上班车晚点,到公司发现方案被驳回,中午没有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晚上被迫加班,甚至没有赶上末班车,好容易到家之后发现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或许打开冰箱门的那一瞬间,你只想抱着自己痛哭一场,我为什么这么倒霉?
这其实就是消极怪圈。
从第1件事情出现开始,消极情绪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的大脑。而当不好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之后,消极情绪不断膨胀,占领了我们的大脑。如果是平时发现冰箱里面没有食物,我们或许会直接选择点外卖,而在这一个当下变成了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或许有伙伴会说,无论如何我应该不会这么倒霉吧,我也认同。但现实是,或许我们不会遇到这么多惨事一起发生,可一旦消极情绪出现,后续我们或多或少总会搞砸一些事情。比如在会议展示之前,如果我们过分紧张的话,脑子里面很有可能闪过的话是如果我失败了怎么办?于是真的就失败了。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因此我们到底要如何来打破这个消极怪圈呢?其实你的行动会影响你的大脑。
比如在公开演讲之前,我们会有紧张和焦虑的情绪,而这种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理状态,比如手心出汗,脚打哆嗦,或者是说话不流利,大脑不运转等等。如果此时我们要强迫自己快速的冷静下来,对于一些初上演讲台的人是很困难的,说不定反而会让我们越来越紧张。
此时可以怎么办呢?
001 学会暂停,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切断大脑与身体的联系
为什么这一招有效,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是一位指导我减肥的老师分享的一个小技巧。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饿了,其实只是大脑发射的信号,而不是真的饿了。如何检验呢?我们可以假装在嘴里面咀嚼食物,然后咽下去,如果再这样反复吞咽几次之后不饿了,那就说明并不是真的饿了,只是大脑在欺骗我们。
而在演讲之前其实也是一样的,大脑不断对身体发出我很焦虑的信号,身体就很听话的开始产生反应,比如手心开始发汗了,面色开始潮红了等等。此时如果你选择让自己停下来,暂时不理会即将要上台演讲这件事,深呼吸,其实就是切断了大脑向你身体发出信号。
又比如在演讲中,我们因为紧张情绪而忘词了怎么办?不妨停下几秒,向大家微微一笑,自嘲一把,不要让自己陷入到忘词而产生的情绪中去。然后可以翻一下PPT,给自己找点提示。对于听众来说,你停下翻一翻PPT远没有你直接卡壳在了演讲台上来的严重。
002 准备一个“赛前仪式”
不管是工作开始之前或者是任何一项重要活动的开始之前,我们都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个赛前仪式让自己快速进入最佳状态。
比如在工作日的早晨,我们可以在起床之后使用神奇女侠的姿势,站上一小会儿,如果方便的话,你甚至可以与此同时大喊几声“我是最棒的”,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帮助你能量满满。
而在一些重要的活动之前,我们可以试着比如冥想,听歌,或者是一些简单的舒展身体的动作。这些都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放松神经,进入状态。或者你可以在开始之前想象自己在会议之后获得成功时的样子,这也可以帮助你大大提升自信心。
任何一个“赛前仪式”都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要养成习惯。因为“赛前仪式”是一种信号,如果信号五花八门的话,身体会不知如何应对。
消极的念头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应对的策略是可以选择的,如果让自己一味的沉溺在消极的想法里,只会形成消极怪圈,形成恶性循环。倒不如让自己暂停一下,寻找一些积极的动作,让自己快速恢复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