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孩子的教育怪圈

作者: 跨浪 | 来源:发表于2017-09-24 23:03 被阅读190次

    我们作为家长的,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与众不同,有一个好的未来。于是,我们仗着成人的身躯,拉着他们去学这学那。这都是为了他们好,因为他们还小,不知道现在的学习对未来的有多重要,所以他们不想学也要学。因为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非常关心,所以为了他的成绩、名校、未来,强迫他们学。这逻辑,没毛病。


    原谅我的自画插图

    我们先假设一下,曹雪芹小时候,坐在私塾里上语文课。当然,那时候的中国人都会说中国话,不用学语文。有一天,他放学回到家,他的父亲在一旁对他说,“你一定要努力的学好汉字,分清主谓宾、定状补,这样说出的句子才没有语法错误。”过了一会,他发现曹雪芹正在写小说,生怕他走上歧途。赶紧说,“你这个孩子!一天不好好学习,写那些没人看的小说干嘛?快去读四书五经,写好八股文!要不然,你一定找不到好工作。”最后,他又跑来吹灭油灯,说,“孩子,赶紧睡觉,明天早上还要带你去学书法呢。”于是,在父亲的督促教育下,曹雪芹终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文学家?

    是的,我们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个什么什么样的人。最起码,要有个高薪的好工作,所以我们才把希望寄托在教育上。明明知道上面的例子很可笑,但又跳不出这个怪圈,这怎么说呢,?只能说,我们太缺乏想象力了。


    我们在学校里的课程中通常是这么排的。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地理、历史……体育、音乐和美术。最后这三门,在我小时候,经常会被主课无情霸占。人和人不一样,拼爹、拼颜值、拼运气,我就忍了。但这些学校里开的课程怎么也分三六九等呢?体育、美术我觉得很重要呀,可是没人搭理我。我属于记不过答案,又不懂作弊的。在学校里过得有多憋屈,大家应该能想象到吧?结果回到家,还得被父母逼着写作业。于是,一颗仇恨种子埋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怀着复仇的心理,我开始翻资料,想找出幕后黑手,总不能盲目地仇富吧。最终,在几本书里找到了个统一的答案。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在为满足工业时代的需要,培养大批的劳动力,也就是工人。自然,在那个时代下,教育的过程也保留着工业时代的明显特征,流水线模式,同样的年龄,同样的课程。而文艺体育类科目无法成为工业时代的主流,学乐器能成为音乐家么?换句话说,你成不了音乐家,你就别玩乐器了;你成不了运动员,别锻炼了。这种思想,慢慢的就被简化了、固化了,形成了我们常说的“你不好好学习(重要课程),就找不到好工作。”头悬梁、锥刺股为了干嘛?还是为了当官找工作。好像工作比一切都重要一样。

    我爸爸,上山下乡之后,通过考试成为陕西钢厂的一名工人。咱们工人阶级有力量,日子越来越好,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冰箱、空调的也都有了。可是97年下岗了。相比,新闻里的那些悲惨案例,过得还不错。毕竟有些人,下岗之后找不到工作,也想不出其他的经济来源,生活贫困不堪。但同时期,1997年有个叫张小龙的,做出了foxmail,一种收邮件的客户端。还有个叫马云的放弃中国黄页,开始琢磨电子商务,99年开发了阿里巴巴。99年还有个叫OICQ的软件开始普及,后来改成了QQ。2011年,张小龙开发了微信。这些人怎么就那么有想法。我怎么就没有那样的想象力?然后再给自己一个小目标,赚他1个亿。

    那想象力,它又是个什么东西?有很多词汇,我们天天用,但我们从来不去想它具体的含义。如果你非要想,那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哲学家。这是真的,提出这个概念的是一个德国人,叫康德。不信可以百度一下康德、想象力这两个关键字,你会搜出许多以此为题的论文。我也没看原作,只是简单看了一篇论文,据说对想象力这个概念的阐述,集中出现在他的两本著作当中。我大致把他所阐述的想象力理解为两种:1.创造性想象力,即人看见一件东西,想到其他东西。2.再生性或复制性想象力,即我们将不存在的事物在大脑中重现。好了,让我们忘记刚才那些那些学术性的归纳文字吧。我的女儿,有一次玩iPad时间太长了,于是我把她的注意力引开,然后将iPad藏了起来。过了一会,她想起来了,过来央求我,想再玩一会。于是我就教育了她一番,然后让她在日历上画个圈,代表她超时使用iPad的记号。画完圈,我才把iPad给她。她也能遵守约定,15分钟的闹铃一响,就不再玩了。我心里还挺高兴。可一转身,她就向妈妈要零食,没要到。因为我刚刚就是用零食,把她注意力引开的。她发现央求没什么用,便拉着妈妈跑到日历边上去。只见她拿起笔就开始画圈,再示意让我看。我们这才明白她的意思,她认为画个圈圈,我们就会达成她的愿望!看她多厉害,竟能能将这两者联系到一起。很显然,这和我的预期完全不同。可这就是想象力不可思议的地方!那时,她刚满3岁,完全不懂逻辑,但却能明白我大致在说什么。


    在教育方面,孔子应该最有发言权。他说“有教无类”。比较官方的解释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还有一种解释叫做有教则无类,人本来是不同的,通过教育之后这些差异就没了。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学校里,需要制定一个标准答案,于是第一个解释基本就成了官方解释。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目的从工作变成了考试。学校再通过分数,来测试产品是否合格,记忆力成了衡量产品的主要标准。而与想象力有关的课程,也就是艺术类课程,都被抹杀了。因为艺术类的课程,太个性化,不好被衡量。所以有教无类,在我看来也可以是教育不分品类,孔子认为礼、乐、射、御、书、数都很重要。在那个时代,不是每个人都会去接受“教育”的。孔子又何必再对学生做一次假设性的歧视性的分类呢?那些标准答案太没想象力了。

    若非要划分人类和动物的区别,我估计唯一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具备想象力。如果,你看到有两只猫,试图达成用一条鱼去换一块饼干的交易,它们靠各自的需求,想象物品的价值进行“平等”的交换。甚至,它们为了简化交换的流程,通过想象创造出了一种叫做货币的东西用于衡量物品的价值,那就太不可思议了。只是,想象力这概念,阐述者写了两本相关著作。其含义有点太过模糊,看不着,摸不到。于是社会上又有了许多以培养、发展、尊重幼儿想象力的言论。再经过商业化的炒作,幼儿教育市场形势大好。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离教育越远越好。尤其是让成人去教、去引导我们的天才如何想象,简直就像让我们在篮球场上,去教姚明如何扣篮一样搞笑。


    我们家长所期望的教育,应该是把孩子培养成人才吧?能被称为人才,首先就得与众不同吧。但学校只是在批量加工产品,明显不具备此功能。那我们,作为家长能做些什么?我认为,第一,向孩子学习,建立多样化的认知模式。第二,让我们的孩子充满活力。第三,尊重他的个性化。去接受和发现他的自身才能。这个多元化社会里,无论厨师还是裁缝,都有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

    这些好像和想象力没有关系。但我们要做到那三点,就需要我们找回我们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每个人都有。甚至可以说,人类的记忆力已经成了想象力的衍生品。到底是先有记忆力还是想象力?不如,让我们忘掉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吧。继续往下说,之所以强调人类的记忆力是因为有太多实验表明,许多动物的记忆力方面远超人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野生的猴子,它的生存几乎完全依赖它的视觉记忆。它们要分辨树林里的各类食物,记得水源、族群位置,还要无时无刻的留意身边危险的存在。对于我这种连麦子和韭菜都分辨不清的人来说,不得不承认记忆力方面输给了猴子。以前很羡慕那些过目不忘的人,简直像神一样。现在,除了发自心底的赞叹外,还能加上一句,我的视觉记忆比不上一只猴子。

    大自然中本就形形色色,我们想再找回我们的想象力,就需要先找回孩子那般的好奇心。在多元化认知方面,我们远远不如自己的孩子。我们要借用孩子的眼睛,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再是简单的是非对错,非此即彼。正如蝙蝠和鸟,虽然都会飞,但是它们通过不同的观测手段,“声纳”和“光”得到的结果必然不同。孩子这种怪物,无论世界变成什么样子,他们好像天生就能接受一切。电视、电脑、手机近百年的变化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他们眼里的世界,本就这个样子。谁又见过不敢碰钢琴的孩子、不敢画画的孩子?但这样的大人,太多了吧。即便是小部分人选择了健身、画画、音乐也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我们好像已经没办法再像孩子那样,只因为好奇心,就可以沉浸在“好玩、有趣”的状态里。被教育摧毁的大多数人,现在完全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时,却往往都表示了拒绝。本文不讨论艺术的好处及对生活的影响,单单从教育方面来说。我们在孩子的好奇心面前,略感无力。至少要愿意陪他一起成长。什么,你说你要弹吉他?好的,爸爸很擅长这个(稍微投入一点时间,肯定比孩子学的快)。多元化认知,就像一盘菜,我们可以不只通过色、香、味来看。还可以从食材甄选、制作流程、历史渊源、营养搭配等多种角度去认知。这些环节也相互关联,例如,美食就可以将地域与味道、特产、文化都是息息相关。
    形形色色的世界,不能非要一棵白杨树像竹子一样谦卑,反之亦然。学校可以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它的“产品”,但我们家长可不行。想让孩子在各类挑战中寻找乐趣。就不能把成年人的急功近利,带入孩子的生活。不要用大人的观念来束缚孩子的快乐。孩子在玩时,注重的是过程,跑跑跳跳嘻嘻哈哈。但是经常被成人的竞争观念,不知不觉就改变了他们的兴趣点。去看看正在玩游戏的孩子,他们沉浸在游戏的过程中乐此不疲。一旦营造“第一”或“输赢”的概念,我们对结果的态度就会影响孩子的选择。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赢,设立潜在的笑脸作为不自觉的奖励机制,有些孩子就会把结果与笑脸进行联系,有些孩子就会因为赢不了不再参与。能看到结果的竞争,是一种天性,写在基因里的,根本不用我们再去加强。而大部分看不见结果的竞争,成年人往往会忽略。父母们更应该多去体会那些过程更重要的事。例如,慢跑、游泳,在一次次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变化。不过更推荐绘画,沉浸在过程里,不停笔,做画者也不知道完成品会怎样。整个过程如同人生,从草稿,构图到背景、细节,每个环节循环往复,不断地调整,最终描绘出自己的风采。

    孩子也比我们更懂未来。因为他们可以接受一切,而且对未来没有恐惧。现在的小孩子,有几个玩不转平板电脑的?再反观我们的父母呢?织田信长是日本战国时期的一个官二代,6岁就是城主。幼年时期,他便对新传入日本的火枪很感兴趣。 未满18岁时父亲去世,继任家督后,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分裂家族。这个出生在乱世,被称为“尾张的大傻瓜”的织田信长要比别人更懂未来。但对于不自知,沉迷在电子游戏的孩子来说,父母就需要想办法,让他们把兴趣转到现实。其实这也是家长和社会造成的。高楼林立,到处都是汽车,隐藏在城市森林里的危险更多。我们在现实环境里找不到安全放心的区域,只好把他们圈在家里。他们要玩,也自然会通过屏幕去寻找。不过,身体的重要性远大于一切,从事相当量的体育运动还是必要的。如果有一天,人类身体变成可替代品面世的话,那么沉迷电子游戏的孩子,也许很愿意成为第一批新人类。未来,我们已经无法想象,那是属于他们的时代,我们的经验终将过时。


    最后,编一个主角为“引力”的故事,来重申多样化认知的重要性。由于大多数故事都为了艺术的美感,会牺牲了必要的细节,所以这个故事有点流水帐的味道,只是为了把想象力和哲学、宗教、科学联系在一起。已经看到这里了,就耐心看完吧。

    从前,有一个苹果掉下来,被牛顿看到了,于是震惊了世界。说实话,这是一个很没营养的故事,除了凸显牛顿外,我们获取不到其他有用的信息。有一次,我在和女儿玩气球的过程中,女儿看着它慢慢的从空中飘下来,接住,然后再抛给我。一切都显得理所当然。我多期望她问我一句,“爸爸,为什么有的气球会下降,有的会飞到天上”?可是什么都没发生,她和我一样属于那类大部分人,完全意识不到“引力”的东西存在。
    那牛顿怎么就这么厉害,他怎么就能发现、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呢?显然这不是个简单到凭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否则绝不会轮到牛顿来解决。大多故事都为了主题明确,忽略许很多次要信息。一个困扰了人类,几个世纪的问题,在故事里就变成了牛顿一个人的功劳。

    古希腊人通过观察,他们想象出这个世界上万物是由,四大元素,土、水、气、火构成。到了亚里士多德时期,他认为,气和火它们的家在天上,所以他们会向上运动。而由土和水元素组成的物体,它们的家在地面。所以它们在离开地面后会下落,是因为他们需要回到它们的家园。它们越接近地面,离家越近,回家的那种喜悦心情,会让它的下落速度越来越快,而且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可见,“引力”最初是一个哲学问题,而宗教和物理只是试图诠释它的手段。想象力驱使着整个解释过程。

    到了7世纪印度数学家和10世纪的伊斯兰学者,认为物体下落的原因应该类似磁铁这种吸引力,但改变不了亚里士多德的权威,直到伽利略。我们应该学过那篇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才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实际上,伽利略并不是第一个发现,亚里士多德理论出错的。他的光芒掩盖了同时期的名人,是因为他用数学方法轻易指出了亚里士多德理论的错误。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个这个明显的数学错误竟然持续了千年。
    那伽利略又是怎么留意到这个错误的呢?那是因为18岁的伽利略在教堂,留意到一阵微风,使得吊灯来回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但是时间不变。他在做钟摆实验的时候,用了不同的材料测试,发现他们的摆动时长相同。钟摆现象也是因为引力,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使用的时间计量单位和重力有关。
    像伽利略这种牛人,根本不屑于像那个轻小说里描写的那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去炒作,这么一个简单实验。在他眼里,这一个用加减法就能检验的错误理论。设想把重量1kg和2kg的两个物体,绑在一起让其下落,它的下落速度会是怎样的呢?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却会出现两个不同的结果。两个物体绑起来之后总重3kg,下落速度会变得更快;由于轻的下落速度慢,影响到2kg的物体下落速度,这样下落速度会变慢。就这样,引力这根接力棒,传到了牛顿的手里。再传到了爱因斯坦手里时间、空间都为之扭曲。普朗克接了下一棒开启了颠覆一切的量子力学,再度继续向后传递。

    故事讲完了,就说故事里的这几个人吧。亚里士多德,建立了“百科全书式”的教育课程,幼年以体育为主,少年以音乐教育为主,高年级就什么都要学了。伽利略的父亲精通音乐理论和声学,伽利略自小就对音乐、诗歌、绘画、机械兴趣极浓。牛顿,自小喜欢绘画、雕刻,尤其喜欢画日晷。普朗克就十分具有音乐天赋,大学学物理的时候,他的教授还劝他不要学物理,说基本上已经发展到尽头了。但他的名言是:“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希望理解已经存在的物理学基础,或许能将其加深”。这么谦虚的话,却让经典物理体系崩塌。

    为什么我的例子里,这些人大多喜欢音乐?首先,例子里所阐述的“多元认知”才是关键,他们所研究出的关于电、光、磁、时间、空间、物质的理论、解释世界的方程里,离不开古希腊,以及亚里士多德式的想象力,只是他们可以凭借的更多,走的更远。我们只能像瞎子摸象一样一点一点探索,再通过想象力将看似没有关联的一切拼凑成一个整体,逐步认知。其次、艺术是共通的,文艺复兴三杰和印象派大师的故事留在以后后面慢慢说。最后,根据我的想象,或许在那个看歌舞剧的时代,音乐具有主场优势;也有可能在那个文字并不发达的时代,绘画早就融入在日常生活中,无需刻意去强调。

    所以,用绘画来跳出那个教育怪圈吧,我们家长的教育对象其实应该是我们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破孩子的教育怪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pg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