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
又是一年家长会时……

又是一年家长会时……

作者: 心理师噶玛曲西Rowena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21:45 被阅读8次

    日更:第29文

    家长会一直以来都是安排爸爸去参与,可能在他心目中会比较喜欢这种接地气的讨论。对于我,家长会没有太多的特殊感受,也就是去接收学校相关的最新咨询,看看有什么能够协助老师做好的家庭教育部分的配合。

    非常喜欢今年的班主任,也是一位语文老师,她非常有创意地在家长会召开的前夕,安排孩子们的家庭作业就是写一篇文字,是关于明天要开家长会的感想的。

    昨晚我们家的大宝回家跟我分享,用她的原话来说:“这都不是事儿。”据她的讲解,是因为她知道她的父母(我们)是不会因为她的成绩而回来责怪她的,所以她是轻松自在。她个人觉得对她影响最大的是因此多了一份作文作业。随后还高高兴兴地给自己安排了,因为家长会不用上学的美好时光用来准备她周四晚上要学而思的考前复习。在她的现状,就是只要不是学校的考试,她都能快乐轻松地去参与并能有优异的成绩。看来我这家庭教育的部分在心理建设还是任重而道远啊。毕竟我的教育领域在与当下公立学校里面的学习目标虽然有相同的方向,但是却有不同的进度。我这中医式的家庭教育,与“急症室”般应对小升初的家长们的速度,视觉上是有点不匹配的。

    又是一年家长会时……

    当然,真正走进中国式家长会的过程,又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每一次参加家长会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个案观摩体验。

    中国式的家长会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小组讨论场域,完全是心理学完型学派中“热椅子”的完美案例。从一个话题引发了相继爆发的“热椅子”,最后犹如没有导师引导的小组讨论,无果而终。

    又是一年家长会时……

    在整个过程中家长们有高谈阔论的,有不断让讨论高潮迭起的,家长们内在的焦虑也在这其中呈现得淋漓尽致。人性的弱点、内在的渴望都以不同程度的形式呈现。

    正如那位在台上分享的一位父亲洋洋得意,夸夸其谈,尽情炫耀自己的成就感,不断地炫耀自己的“教育”,陈述着自己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对孩子“强行植入”一些兴趣,又如何“毁灭”孩子的一些爱好,整个过程都在形容他是如何大刀阔斧地在用自己有限的智慧去限制着孩子那无限开阔的世界……(话说,记得这位父亲在前一次的家长会上还曾经两度打断其他家长的发言,自己冲上台去用指责的模式抢话,随后还没结束会议就摔门而去。如此对成人都不懂得尊重,对孩子就只能再作考量了。)

    再看看此时座下的其他家长,要不是埋头玩手机进入忘我的“打岔”的状态,要不就是仔细观察地面,看看是否有奇迹会在此刻发生-例如地上能够出现个黑洞,又或者是能裂个缝什么的,期望有个独立安全的空间能缓解自己此刻的窘迫。因为谁也不想在自己孩子的家长会上还开得像个旧时代村委大会一样的宣讲会。

    又是一年家长会时……

    在这位爸爸兴致盎然的展示过程中,在旁边听着他表述的我,不禁联想到他家的孩子,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在他的原生家庭里生活?

    想象孩子天然敞开的无限智慧与探索力已经被父亲用“权威”以及他有限的个人能力一点点的消磨殆尽,并美其名曰陪孩子玩游戏也是一种支持,话语中还顺道表达了一下对自家妻子的不满......一缕悲怜的酸楚不由涌上心头。这又是一个《都挺好》的故事版本吗?这会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家庭吗?这个孩子在他的家庭里过着的是怎样的生活?难怪孩子在这样的叛逆期还会在外在呈现出“乖巧”的样子,是因为自我不被允许而感觉活得憋屈吗?

    很多家长喜欢安排孩子的人生,而当孩子的自我在”我都是为了你好“这个过程中一点点地被消磨殆尽,按照这个规则,很想问问这些家长:你替孩子活了他的人生,那么这个孩子此生还活什么呢?

    当下公立学校中,普遍家长们会非常习惯在分享的时候自我批评,也习惯了“好好先生”模式,大方向就是都在讲述着关于自己是向大家汇报如何“设计”、“管理”、“安排”......着孩子的生活轨迹。甚至更严重的状况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观念:明明是被数学老师过来批评了自己,内在的强烈感受是老师在彰显她的权威。回头却听见父母告诉自己这是老师的关心,这是华丽丽颠覆逻辑的困惑,她会开始怀疑,这是真的吗?这个世界的内容为何这么矛盾?什么才是真?什么才是假?

    当孩子到了青春期,这些积累下来的困惑就变成了影响。曾经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抑郁而焦躁的高三学生。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每次看到的都是爸爸不开心忧郁的面孔,但是每次问爸爸,爸爸都说“没什么”,“挺好的”,“我很开心啊”......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惹爸爸不开心的,好希望自己能变得更懂事。在学校,他一直名列前茅,但似乎并没有达到爸爸满意。

    进入高中之后,他常常觉得有种莫名的委屈和难过,晚上独自一个人流泪。有次老师批评家长,他怒不可遏,跟老师发生了冲突,然后辍学在家。父亲只是对他说了句:“老师其实是为学生好”,更是让那个状态下的他无法接受,接着就离家出走了。

    在男孩心中,爸爸是那样的重要。得到爸爸的认同,成为了他生命的动力。也让他变得抑郁而焦躁。

    每个孩子对父母都是无限忠诚的。为了忠诚,所以产生了诸多独特的应对方式,甚至是偏差性的行为。

    孩子,只不过是家庭影响的一个产物。在这里之所以说是家庭的产物,是因为孩子受到家庭的影响远大于其它环境。孩子的世界没有成人那么复杂,他们非常的直观而单纯。

    在孩子们心目中建立尊师重道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四五年级的孩子已经不能用“哄”和“直接灌输理念”的方法让孩子去喜欢老师了,因为他们会去考证,甚至会用质疑去证明事实,和热衷于探寻真相。

    因此,当孩子对老师的做法有误解或者一些自己的看法的时候,不妨鼓励孩子用尊重和平等的态度向老师表达自己的真实事件经历过程、看法以及感受,通过和老师的朋友式探讨,孩子会产生关于事件的思考,当他们再次提出疑问与困惑的时候,这才是最有效的探讨与交流。也会因此,让孩子对老师产生真正发自内心的信任,继而和老师成为朋友。那么接下来的学科学习便不再是难题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这个学期初,我们家大宝和现任这位新的班主任的一段美好的交往经历。

    很感恩从五年级开始,大宝遇到的班主任一个比一个有爱,是真正用真心去爱着孩子们。老师用公平公正的平等之心去对待班里每一个孩子的态度让人感动。孩子的感知力比成人好太多,他们内在的灵性感知能够非常清晰地分辨出哪些老师是真心爱他们,哪些老师是满嘴美好却一直在暗里较劲只为满足个人权威私欲的。很欣慰我们家大宝能够在经历了两年“沼泽地”的人生历练后,终于迎来了风雨后的彩虹,遇到现在这位美丽的班主任,她的内在与外在都是平衡与美好的。(在此在经过她本人同意的基础上,特别展示出这位美丽大爱的班主任给各位一睹芳容。)

    我特别欣赏这位班主任的理念,成绩只能代表前段时期学习的效果,并不能因此而变成个人的能力的度量标准。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爱,每一个孩子都不能够被放弃。

    (忍不住多放一张女神班主任的美照)

    这个家长会有这个最美好的结局,是因为有一位真正爱着孩子们的班主任。这是让人惊喜的一次收获。期待也相信未来的一年半,大宝能够顺利地度过她人生中小学生涯的最后一站。

    赋能小贴士:

    尝试用观察者的身份,带着好奇,多去观察自己的孩子(通用于其他成人)。

    优点:能够帮助我们探索到呈现的事件背后所代表的每个人的需求。

    当孩子来寻求帮助的时候:

    1) 首先给予情绪感受上的支持与肯定,理解并确认孩子当下的情绪感受是真实存在的。2)就面对的问题的问题,用伙伴的形式和孩子一起探索,并一起寻找出适合孩子本身特点的解决方法。

    优点:让孩子明白到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真正问题。

    我们自己要学习带着觉知去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随时随地出现的一切都是生命中的惊喜。

    优点:我、他人与情景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目标、目的源于我们的念头。过度关注于念头创造出来的目标和目的,就会忘了身边的“他人”与“情景”,动态平衡就被打破,失衡就会带来矛盾与纷争。

    又是一年家长会时……
    又是一年家长会时…… 又是一年家长会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是一年家长会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rh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