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更好的学以致用?

作者: 安丽说 | 来源:发表于2021-09-21 00:05 被阅读0次

    四种输出方法和步骤,让你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1.  记笔记

    这是我们最常见的输出方式,这里要推荐的方法比较特殊,我管它叫“两轮笔记法”。

    什么意思呢?就是任何一次学习,你都要把笔记分成两轮来做。

    第一轮,是在你学习的当时来记笔记。你可以把笔记本从中间画一条线,左边记老师当时说了啥,或者书上写了啥;右边,记你当时知道这个信息时,自己的感受。当然,你也可以用两种颜色的笔来区分,这不重要。

    为什么记笔记的时候,你要专门开一列,来记自己当时的想法呢?因为记笔记,其实就是缝合。把新知识缝合进自己原有的知识网络里,记录你的感受和联想,就相当于连接了自己脑子里原有的知识。

    但是要注意,在记录的时候,不用记下所有的东西。你只需要记最重要的信息和关键词就行。

    为什么?

    因为如果你只顾着埋头奋笔疾书,你就会看不到老师的表情、状态,反而漏掉了更多更重要的信息,还可能会丧失跟对方交流的机会。

    如果你真的特别担心笔记不够全,很简单,在手机上下载个录音软件:讯飞语记,就可以把录音转成文字速记。真的有遗漏的话,你对照着速记看一眼就行了。

    好,这是第一轮笔记。第一轮笔记最好用手写,记忆的效果更好。到了第二轮,就要对照着关键词和速记,再完整地梳理一遍。

    梳理什么呢?梳理你自己的逻辑。对方当时怎么讲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些内容对我有用?哪些内容冲击了我的观念?重新按照自己的逻辑,把它整理出来。

    注意,两轮笔记之间的时间,不要隔太久。最多一天,就要做二次整理。

    总的来说,记笔记的原则就一条:不值得花的时间,全部省下来;值得花的时间,咱就认真干。

    2.讲小课

    检验自己到底有没有真正消化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最简单的验证方式,就是讲给别人听。

    推荐一种很有用的方法~“十岁假设法”。就是你假装把学到的知识,讲给一个十岁的小孩听。

    为啥是十岁的小孩呢?因为十岁的孩子有这么一个特点:所有具象的事物,他都已经能懂了,但是所有抽象的、复杂的概念,他基本上理解不了。

    这就倒逼我们,不管我们学的是量子力学、古典文学,还是商业金融,不好意思,原样转述是没用的,一定得能把概念转化成具体的例子,才能让一个十岁的小孩听明白。

    那你在讲课的时候,马上就能发现,哪儿卡住了,讲不下去了?逻辑能闭环吗?对方如果追问我,我能扛得住吗?我能举出例子,让对方更明白吗?如果不能,马上回去再学习,因为这说明,咱们还没有把知识彻底地消化掉。

    比如,我现在在做的项目产品,叫做细胞优化管理系统,是基于干细胞的抗衰老的高科技生物产品。但这么去告诉别人,别说十岁小孩了,就算是一般成人,他也会懵逼的。

    那我也要怎么说?

    “不用打针不用吃药,能让你轻松逆龄,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十岁,因为年轻有活力,会更有能力赚钱”。你看,这么说,是不是就明白了?

    讲课的过程,倒逼你完成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把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具体例子。第二个事,你必须在真实生活里,去调用这个知识,勾连这个知识。这个过程特别有价值,可以说,学以致用的精髓就在这了。

    这里说的十岁小孩,是个假想的对象。实际上,你可以把你的所学讲给任何人听,比如你的家人、同事、朋友都可以。

    如果在你转述的时候,对方都能听懂,而你自己也觉得说得很来劲,还能扛得住对方的追问,那这个知识,在你这就算被消化了。

    3.会迁移

    什么叫迁移?就是能把A知识灵活应用到B领域,能把B知识迁移到C领域用起来。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是学以致用的高阶状态。

    那怎么实现知识的迁移呢?

    其实说穿了特别简单,就是每学到一个知识,强行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所学的这件事,它能用在什么地方?

    比如你今天开始学心理学,知道了“心流”这个知识,就是沉浸的心理体验。你就必须要逼问自己:心流这件事,我可以应用在什么地方?

    你可能就会想到,管团队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比如一个赛艇队,比赛的时候要步调一致,用力均匀,这是集体心流。你看,从消化概念,到想象应用场景,就往学以致用的方向,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请注意,这里你一定要连续地追问自己,尽可能多想几个应用的方式。

    当你不断追问“这个知识能用在哪里”的时候,应用知识的思路就被打开了。

    接着你还要问第二个问题。

    2.这个知识不能迁移到什么地方?

    来看一个例子。比如,有个人告诉你一个经验:要想提高下属的积极性,就用提成制。员工给你挣多少钱,你就给他一定比例的分成。

    一般人学到这,如果被说服了,回去马上就要把提成制用到自己人身上。

    但我要提醒你,你一定要逼问自己:这个知识在迁移过程中,有没有不能用的场景?

    这时候你就得问问,他的经验是在什么背景下长出来的?也就是说,他的团队、他的业务是什么样的?组织类型是什么样的?

    很快你就会了解到,对方是保险行业,是一个相对松散的、自己为自己负责的团队。

    但对你来说,你管理的可能是工程师团队,这是需要高度协作的团队,个人的贡献并不能简单地切分出来。这时候你就明白了,他的经验很好。但是,由于我们团队的背景不一样,那个知识,我迁移不到我这儿来。我应该有选择地去使用我所学到的东西。

    在知识迁移的时候,你不仅要多想几个可以“迁移的地方”,还要多想几个“不能迁移的地方”。这样,你才对知识的应用和学以致用的过程,建立自己的手感,这才能实现举一反三。

    4.列清单

    一步一步走到这,这个知识已经内化成自己的智慧了,都会举一反三了。但是,真正的学以致用,一定有艰难的一跃。

    这个跃升是什么呢?就是光想不行,咱得真干,而且还得给自己列出一张操作清单。

    因为,你真干了之后,你只有能拉出清单来,知道你所有操作的关键点在哪,你能做这个总结,你才算把这个知识,真正地内化和固化成自己的能力。

    清单的好处:它会倒逼你穷尽在这个问题上的所有思考。

    当有了1.0版本的操作清单,这就是此时此刻,我的能力和我的所学。然后再去学习,再尝试,再迭代清单,从1.0版本到2.0、3.0……10.0,这项知识就变成了自己用久的能力。

    所以,拉操作清单,是巩固我们的学习和建立自己能力的最好方法!

    不信,你试一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更好的学以致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tv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