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两篇小文章《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和胡适先生的《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在七下自读课本中,这两课的主题是“科学巨子”。

“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父”这些都是对钱学森的赞誉。课文用几个小标题,串起这位科学领域的巨星冲破险阻回国效力的故事。1.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在美国功成名就之后,年过中年的钱学森总是回忆起童年时上海的房子,内心在美国始终没有归属。2.为回国而斗争。写他在美国遭受移民局的迫害,五年艰难抗争。终于和妻儿回国。3.开创我国的导弹卫星事业。白手起家,建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我国仅用两年时间成为核武器大国。这一切都是源于钱学森的执着奉献。

爱迪生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精神挺让人感动。爱迪生也是一个幽默风趣之人。自嘲,耳聋后可以更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工作。发明了电话,发明了留声机。留下了2500册实验记录,1100件专利发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