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 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来自于百度百科)
那个时候粮票中的贵族是全国粮票,可以在全国通行,与地方粮票兑换的时候有一个类似于汇率的兑换比例,记得刚到学校的时候,还不知道粮票的作用,到市场上随便的就被当钱花了,可以换洗脸盆、肥皂盒等很多的日用小物件。
随着我们从新生变老生的成长,对周边环境的日益熟悉,渐渐知道了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的含金量大大不同,也知道了粮票虽然叫粮票,但是其本质就是钱!在每个月底月初的青黄不接的日子,粮票就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可以花!
离学校半站地,有一个小小的农贸市场,市场不大,应该也就是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四周是各种临时材料搭建的一个个小铺面,最多的是卖米皮和岐山噪子面,也有胡辣汤、羊肉泡和葫芦头等等,中间一个一个连起来的摊位是卖菜的,旁边的铺面和中间的摊位都是由个体登记的摊主在经营。
这里就是我们消费的主战场,汇款到前半个多月的时候,我们是带着钱来,基本上20天以后,我们就揣着粮票来。
市场总有一些边边角角的位置,被附近的农民和一些没有证照的小商贩灵活机动的占领,有拿鸡蛋换衣服的,也有换盆盆罐罐的,也有卖针头线脑的小玩意儿的。
我们最喜欢的就是那几个可以拿粮票换鸡蛋的大妈,有了她们,我们晚上就可以有煮鸡蛋当夜宵,有煮鸡蛋的晚上宿舍里一定是欢声笑语的。
粮票换鸡蛋的数量不断在减少,也就是粮票在不断的贬值,我们不知道国家粮食政策的变化,也不知道粮票的使命快要结束,只是每次看着日渐减少的鸡蛋神情沮丧。
粮票如果只能换鸡蛋那未免用途太过单调,女生楼门口有个小门,有两个值班大妈每天看守着,为的是不让男生出入,一到晚上十点,这个小门就被一把大锁锁住了。小门的外面经常会有学校里一些家属来卖煎饼、炒瓜子和酸奶。那个时候最吸引我们的是酸奶,不知道是当时的酸奶比较纯正还是我们会觉得比较营养的缘故,粮票换酸奶有一段时间代替了煮鸡蛋,因为更便捷、更美味。
换着换着情况就有了变化,卖酸奶的大妈不太接受地方粮票了,再后来原来一斤全国粮票可以换两小盒酸奶,变成了一斤粮票只能换一盒酸奶了,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我们也从家里、从老师那里知道,粮票就要作废了。
手里的原来那么珍贵的粮票,而且是全国粮票,怎么能说作废就作废了呢?我们很不甘心,没有什么可以犹豫的,加快粮票的消费。
一个周六的晚上,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事情让整个宿舍的人都兴奋了起来,怎么都是要庆祝一下,于是每个人都把手里剩余的粮票拿了出来,决定要抢在粮票作废前,把它消灭掉,于是我们用聚集起来的粮票,隔着被锁的楼门,把卖酸奶的大妈剩下的酸奶全部换了回来。
七个女孩子,面对着一箱酸奶,开始了喝酸奶比赛,站着喝的,坐着喝的,还有躺着喝的,整个房间里此起彼伏的吸管发出的声音和报数的声音,大家轮番的争抢着第一能喝的称号。
就像喝醉酒一样,不知道是因为一次共产带来的毫无节制的争抢,还是因为粮票的退市带来的消费快感,最后只听到喝完的空罐从上铺、下铺扔了出来,没有人愿意去做那个清理垃圾的乖乖女。
第二天满地的狼藉让我们清醒了,以后鸡蛋和酸奶也要用钱来买了,没有粮票救济的日子该怎么过啊!
粮票,就这样在70后的记忆中淡出了,终结了中国缺衣少食的年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