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翻《金斯堡诗全集》的时候,读到了他的成名作《嚎叫》。每当谈到“垮掉派作家”,这首长诗几乎是一部绕不开的作品,半个多世纪以来,文学评论家们留下了不少赞美之词。但说实话,通读过后,我倒是没有被这首诗“击中”的感觉。金斯堡在诗歌中采用的形式和展现的批判精神,固然令人印象深刻,可我就是没有找到共鸣。
回溯已经读过的作品,在金斯堡早期的诗歌中,我更喜欢的反倒是他不太出名的几篇。比如:《15街西345号》、《哈瓦那1953》、《绿情人蓝调》。这些诗歌的共同之处是思想性不深,前两篇具有朴素的自白气质,而最后一篇的音乐性更是动人心魄的。从这一个小细节,我开始思考自己对诗歌的审美取向,写在这里,算是对想法的总结吧。
提及“垮掉派作家”,我们的头脑里,首先涌现出来的是一系列符号,包括:崇尚自由、反对传统、性解放等。从凯鲁亚克到金斯堡,我们能够从他们的创作中,深刻地体会到这种精神。作为嬉皮士文化的精神先导,“垮掉派作家”的影响贯穿五、六十年代,从根本上塑造了美国社会的文化风貌。以《嚎叫》为切入点,在金斯堡早期的写作中,我看到的是一种强烈的,对现实生活的介入。他似乎把自己的写作放置到一个宏大的社会语境里,渴望通过振聋发聩的呐喊,达成对主流文化的批判。这种批判富有奉献精神,更是左派思想的完美写照。我想,大部分年轻人,都会被这种精神所打动。但是,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在这里,诗歌的社会功用,或许超越了其自身所具备的文学性。我发现,自己并不欣赏这份“宏大”和“社会关切”,我更加在意的,恐怕是“个体的生活体验”吧。
上述的表达比较抽象,我可以拿自己很喜欢的其他美国诗人举例子。“垮掉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盖瑞·施耐德,就是我很钟情的一位,可以说是非常热爱了。前年,读过他的诗集《水面波纹》后,大有醍醐灌顶之感。出于这份喜爱,我这两年也用自己蹩脚的英文翻译了一些他的作品,一半出于自娱,一半出于对大师敬意。具体而言,盖瑞·施耐德的诗歌语言是简单而平实的,他的作品富有个人化色彩,带有一种超然于世外的东方美学。施耐德曾经东渡日本,研习禅宗,他的诗歌中带有这种神韵并不令人意外。不过,他作品最吸引我的部分,倒不是上面谈的这些,而是他对“个人生活”的专注。
施耐德擅长写生活中的小事物,他常常从生活中的一些片段里挖掘诗意,通过文字的表达,带给人独特的美学体验。比如,在《薄冰》这首诗里,他运用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记录下了,一次落水的尴尬经历。而另一首诗《斧柄》,则以教儿子掷飞斧为切入点,探讨了文明的代际传承。这种“小而美”的诗歌,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类。人们以自身的现实生活为基点,用朴素语言,进行哲学思考和艺术表达,是我青睐的一种诗歌美学。另外两位我很喜欢的诗人,查尔斯·布考斯基和安妮·塞克斯顿,也具有类似的特征。这大概就是我在前文中说的,“个体的生活体验”。
这种美学偏好,其实在我自己的写作中体现的也很明显。我对内心世界的关切,远远大于对外部世界的关注,是一个比较疏离的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的诗歌写的比散文好,散文写的比小说好。至于,以前写的那些“文学评论式的文章”,由于我没受过正统的学术训练,也就不好评价了,估计有不少错误。从诗歌到散文再到小说,作者的形象是逐渐减弱的。虽然大学的时候,我在小说的写作上投入了不少精力,但结果表明,我写的确实很糟糕。而且,我写的小说大多带有自传性,恐怕也是天分不高的表现。可是,在自我表达更充分的诗歌和散文上,我的写作就要强不少,偶尔还能写出一些自己满意的东西。我想,自己对诗歌的审美偏好,就来源于这种写作实践吧。人们总是会更加欣赏,自己想成为的人。我也不知道自己对“宏大事物”的无感,会不会是一种缺陷,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证明。
想说的就这么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