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平方的房子,是这样么?
不!那是梦里的样子,真实的10平方蜗居,是这样的,只比《寄生虫》电影的厕所剧照大一点:
01
10年没看电视,读书万本,却仍居10平方蜗居
北京某电视台摄制组一行,在走进北京沈先生的房子时,一向见多识广的他们,也不禁惊呆了!
沈先生的这套仅仅10㎡的陋室,只有一张床、一个柜子和餐桌,甚至,没有厕所。
就在这样逼仄的环境中,一家三口,一直居住了整整10年!
令人称奇的是,沈先生一家,最多的东西是书,足足上万本!家里的藏书,多到没地方放,以至于很多放到奶奶和姥姥家里。
而且,家里也从来没有电视机,更没有什么游戏机XBOX。
据沈先生说,他们一家三口已经将近十年都没有看过电视,休闲娱乐时间全用来看书学习了。
房屋改造后,面积不变,按照主人多年的心愿,做了一个大书柜,依然已读书为乐:
我们认可沈先生一家的读书生活。因为沈先生一家人爱好读书,所以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依然其乐融融、手不释卷。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问:
不是说,读书改变命运么?
不是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么?
为什么这样一对读书破万卷的夫妻,10年了,仍然带着已经上学的儿子,住这样的蜗居房子?
所以说,读书,真的有技巧,才能改变命运。
02
阅读,一定要输出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例子,去年火爆一时的流浪大师沈巍。
在某视频中,沈巍对《左传》《尚书》的内容信手拈来,引经据典、针砭时弊,而且还文绉绉地总结自己说:“善始者众,善终者寡”。视频播出后,外表邋遢不堪、说话引经据典的巨大反差,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下图:流浪大师沈巍(中间者)引来众多网红关注、直播
虽然,“流浪大师”沈巍后来宣称自己还是回归读书本性,毅然退出所有网红直播。但是他也在采访中坦言,做直播一年以来,已经赚了至少100多万。而且这还是在没怎么刻意去赚钱的前提下,因为大部分是被动的打赏。一场直播,打赏几万乃至几十万的都有。
我们对比开篇的北京沈先生,可以看到一点,就是没看到沈先生有任何输出和名气,而同样读书很多的沈巍,却凭借输出,在互联网时代迅速获得了不菲的利益回报。
如果说,沈巍的走红是一种互联网的网红现象,那么,曾经以1400万元一年的版税收入,名列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一的余秋雨先生,可是实实在在的读书变现代言人啊!
所以,对于读书,我们也来看看余秋雨先生的说法:
03
余秋雨:假阅读就是浪费生命
余秋雨痛恨那些假阅读的人,在一次演讲中,他呼吁年轻人从信息洪流中逃离出来,余秋雨认为,在信息时代,如果你第二天就没兴趣看的信息,就不要读。读了就是浪费生命。他提倡通过阅读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同时,他认为,读书贵精不贵多,选择很重要,要在阅读中找到自己,不盲从、不显摆。
他重视输出,在演讲中说,我大体上把我写书的任务也完成得差不多了。大家说,你不做院长,你不开会,你不上电视,你不接受采访,你在干什么呢?很简单,写书,写很多书。
他写的书和文集大致有:
1、散文
《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du》、《千zhi年一叹》、《行者无疆》、《寻觅中华》、《何谓文化》、《摩挲大地》、《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
2、学术
《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
他还直言,很多人读的书非常多,但是有些人却读成了“书呆子”,他的生活品质也不高。那么,怎么摆脱“书呆子”式的阅读呢?他有4个阅读建议:
第一,你必须要有一些必要的书籍储存。普通人也需要去补足这些起步的书籍。特别是要选择那些 经典的、经过历史考验的书,而且首先得是母语的书籍。《诗经》、诸子百家的《论语》、《道德经》《史记》等。
另外还有四大名著等经典古籍,四大名著中,余秋雨首推《红楼梦》
“让阅读变成比较严谨的一件事情,不要在假阅读和烂阅读当中浪费生命,我们要找到最好的书目。”
第二、读古今中外的艺术类书籍,余秋雨读完,还写了很多艺术类书籍的文化史。
第三、在阅读中找到自己,找书其实是找自己,找一个比今天的你更出色的自己。
第四、读书贵精,不在多。
04
关于读书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就个人来说,读书不会让一个人很快就变得富有,但在长时间内会提升你的文化知识、文化底蕴、文化眼界。据统计,一个人一生中,60%以上的知识是通过书本获得的,由此可见读书是人类成长的基石。
而且,你以为你遇到了这世界上最大的困难,其实你的困难前人都走过,而且99%都写在了书里,你只要去读,就能解决!
人均读书多的国家,也不会差,例如,以色列人口860余万,人均每年读书达到68本,举国上下没有一个文盲,共诞生了8名诺贝尔奖得主,平均5年左右问鼎一次诺奖,平均100万人里边就能产生一名诺奖得主,这三个数据十分惊人。
我们从余秋雨的读书、写作生涯中,需要看到的更加重要的一点就是:
余秋雨先生,始终身体力行:读书一定要输出!
他不断输出,著作等身,名满天下,也凭借写书,进入中国作家富豪榜。并曾以1400万版税收入,名列2006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一名!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10年来,沈先生一家,把他们读的万卷书的一部分,写成书评或者拆书稿,输出到自媒体等平台,甚至干脆写书出版,应该可以更好地改善生活,何至于10年还居住在10平方的蜗居!
我们还是应该像余秋雨先生学习,不要假读书、烂读书,而是一边读,一边输出。
读书输出,利己利人,这才是读书人的王道!
只要你的作品足够优秀,被读者认可,自然会获得回报。
读书变现,只是这个输出过程中的副产品,也是你应得的奖赏!
-全文完-
本文由原中国惠普大学高级讲师-名弘老师原创。
欢迎关注,我们一起成长50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