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家长说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难管了,孩子越来越不拿父母当回事了,在他们看来简直不存在父母的威严一说了。其实,还有一种现象,那就是父母太强势,造成孩子非常懦弱,成了没有主见的木偶人。这两种情况,我们都是要尽量避免的。
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疼爱,也要承认父母的威严。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学习《母亲暗示法》的第十四章,并从中找到最适合我们的方法。
1.对于孩子的要求,有意识地让他等待一段时间再满足他的话,会让他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感激之情。
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搞到手后,感激之情就越是强烈。
让孩子等待时,让他体验忍耐的同时,也有机会让他知道家长的力量,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地就会让他认识到父母的威严。
经过一关又一关的筛选,今天儿子终于成功进入素养班,中午打电话让我晚上给他庆贺一下。下午接他放学时候,和他商量,明天下午再庆祝吧。延迟满足,免得让他太激动和骄傲。
2.故意创造表扬或是批评的机会,要让孩子在无意识中知道父母现在争取的立场上评价他,给孩子一种父母是评价者的印象。
3.即便是孩子觉得父母有不对的地方,父母也不能过分地向孩子道歉。
4.给孩子讲一件要紧的事可以搞一个隆重的“仪式”。郑重其事的仪式,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威严。
5.为了使父亲的一句话起作用,母亲可扮演那个整天絮絮叨叨的角色。
这个方法,我不敢苟同。最好不要用,因为我不喜欢别人絮絮叨叨,反反复复地说同一件事。
6.想大声斥责孩子时,不如保持沉默。
7.母亲要有意识地把孩子“排除在外”,而腾出来自己的时间。
切断依赖感,保持距离感,让孩子觉得父母的威严所在。
8.面对面地训导孩子,可以不容置疑地表现出父母的威严。
9.为了不是孩子感受到权威的压制,和孩子谈话时,要保持我们的眼光和孩子的在同一水平线上。
10.我们在批评孩子的翌日,要故意显出表情很严峻。
11.孩子犯下的错误,我们要零打碎敲地批评他,使他不断地感受到父母的眼光,让他不断地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