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出身于农村,我从小就见过父母整日操持农务活。虽然父母从未主动向我们这些晚辈介绍他们的工作内容,但是在耳濡目染中,我对父母的工作内容算是比较知情的。因为,很多活,我们都会参与其中,比如农耕,种蔬菜,饲养猪;有些活我们干不了,但是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例如大人盖房子,一砖一瓦添置。
现在的小孩可没那么幸运,除了一些留守儿童会看到爷爷奶奶干农活,事实上,现在农村里,养猪的人家几乎很少了,即使国家补贴种田种庄稼,年轻的人都往外打工去了,留下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老人,种田收成并不高,没有年轻力壮的人在,老人自己也很难搞掂,所以种田的人也越来越少。很多孩子根本不了解农活要如何做,年轻人的工作很多都在写字楼里完成,孩子很难了解到父母的工作。
记得前两年,跟孩子一起看动画片《粉红猪小妹》中有一集,就是参观猪爸爸的办公室。猪爸爸及其同事,耐心且用孩子能理解的角度向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工作,并且允许孩子们尝试操作自己的工作。当时,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其实也是在让孩子更多了解自己的父母。
成为父母之后,我们会在工作的磨练中,不断地去思考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工作给我们带来的价值。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孩子会好奇人为什么要工作,爸爸妈妈上班时间都干些什么。
为此,孩子他爸有空时会邀请孩子参观自己的办公室,请孩子到自己办公室喝茶。 老公的办公室很大,孩子会问他:“爸爸,你是老板吗?”
老公告诉她:“我是二老板,我上面还有大老板。”
前几天,孩子问我:“妈妈,人为什么要工作啊?”
我把自己对工作的认知,告诉孩子:“首先人要通过工作挣钱,才能有钱生存,这是最基本的目的;其次,工作可以让人修行...”
“那修行是什么?”孩子不解地望着我,问道。
我简单地解释道:“就是人可以在工作中不断地磨练,提升自己的为人处世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让自己变得睿智!”
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工作只不过是其中一项事物,工作的时间通常长于学生年代的学习时间,因为人要活着就需要钱支撑,我们可以依靠学生年代所学知识谋生,但是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应对不同的人和事物,所以成年之后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工作内容的变革,不断地更新迭代自己的知识库,同时在这个应对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处理方式。
正常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工作,只是每个人的工作性质不一样。有些人从事服务行业,有些人从事销售行业,还有一些人从事工地建筑行业,其实不管哪行哪业,我们的工作都没有贵贱之分,每个人的工作都是有价值存在的。比如,清洁工让环境变得更美好,建筑工人让世界变得更繁华,医护人员在保障病人的健康,当然还有很多人在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GDP做贡献。
不要因为自己的工作不体面,自卑或者羞于跟孩子讲起自己的工作。其实让孩子多了解父母的工作,才能让孩子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父母,增加对工作的认知,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