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高温,白天却不能外出,只能如鼹鼠一般躲藏在空调房里。现代科技抵御着季节变更,想起前几年,每日呆在写字楼里,居然也忘记了春夏秋冬的更迭,所以也感觉不出时间的变化,只是遇到了久违的人,聊起变化,才有恍若隔世的感觉。说明呆在一个人地方太久,或是专注一个事情,会产生“山中一日,世间十年”的幻觉。
然而,长期呆空调房的习惯让我落下了病根,但凡温差变化太大,空调病自然生成,而且是立竿见影,到现在每次发病都要持续几天打点滴,每次生病都要经历绝望到新生的心理过程。
这次又不幸中招,在医院里无聊,边打点滴就边翻杂志。随手翻到了一幅古代的纳凉图,之前对古代书画没啥兴趣,今日有闲,慢慢品味,却是品出了一番味道:
纳凉院子里摆着床榻,想必是最迎风的位置。主人半裸,妻妾或仆人摇着扇子,静静的夏夜,月光如水,自然心境大好,品茗或者举酒,都是一种乐事。
记得看过一句话,说的是美好的事物都在过去发生。透过时间的尘埃,回首往事,不幸与哀戚已被过滤,唯独快乐会留在心间。
比如夏夜纳凉,几十年前,没有空调,一到夏夜,居于乡间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是聚居在某个有电视机的人家,一起看电视,哄笑或悲泣,建立起一种共同情绪。那时,乡里放电影,是全村人的幸福时光,大人扛着板凳,牵着小孩。最难忘的是那一毛钱一包的瓜子,用纸折成三角形,包起来像个粽子,就着电影的节奏嗑瓜子,别有一番情趣,如今去电影院都是可乐+爆米花,都在说明时代变了,其实消费行为并没有变。
纳凉的时间是家人团聚的时光。白日父母田中劳作,少有时间陪伴,只有到了晚上,累了一天的休憩才是他们放松的时刻。屋内热,我们就会搬出凉席、靠椅、竹床、躺椅等民间器具,一溜儿摆成一队,中间的位置留给父母,两边的位置小孩们争抢一番后落定。就着月光,迎着徐徐凉风,在大蒲扇的摇摆下,在点点萤火虫的闪耀里,我们把目光投向浩瀚的星空,认识了最有标志性的北斗七星,也会寻找孤独的牛郎织女星,在浩淼的星空里追逐着神话和传说,在幼年的想象里植入一页页神秘的篇章。
多年以后,当我们正对星空,在污染严重的大气层里,只看得几颗大的星星,更多的时候只看到孤独的月亮。所以我会经常在梦中,看见一满天的星星,等我醒来,我觉得这种景象应该存在过,存在幼年的时光里。满天的繁星,朴实的传说,对未来充满憧憬,自以为长大就可以看到世界的求知欲望,构成了夏夜纳凉留在内心的美好回忆。只如今,携带小孩,除了漫步江湾,看万家灯火,实在找不出可圈可点的交流氛围。夏夜的纳凉已经变成散步,在匆匆的脚步里腾挪着每一个经历的时光。
纳凉关于夏夜纳凉,居然可以引发如此美妙的回忆,实在是因为生活方式的变化太快,在时空的转换里,我们丧失了很多传统的生活方式,却建立了更多的生活方式,如果说过去是属于群体的时代,那么如今则是个体的时代,孰对孰错,没有定论,我想这一代人对于纳凉这个词本身就是生疏的,所以也很难有共鸣。
最后突然唤起了对一首诗的记忆。杜牧写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一直把秋夕理解为七夕,今日细细品味,觉得此诗应该写的是三伏之后,秋天初来乍到时的情景。凉凉的月光,萤火虫慢慢飞,面对着浩瀚的银河,思考人生与未来,才会真正理解时间轴里,我们微不足道的一小段,该怎样经历才不负来世一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