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6,周一,晴
今天阅读《共情的力量》第十五章。
Day162《宽恕、接纳、抱持》
——写作营第162天共读打卡《共情的力量》阅读复盘15
宽恕的核心是宽恕我们自己的过程和行动。如何对待自己就如何对待世界对待他人。我们能宽恕自己,就能宽恕他人。
最好的方式就是助人自助。
宽恕是伴随共情而来的,共情可以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自己,让我们知道人无完人,我们是有缺点的、有不足的,因而正视并客观地评估自己,接纳自己。可以辨别曾经哪些想法和要求是强加于自己,超过自身能力范围,反而造成内疚、自责、自我攻击的因素。因为我们与自己和解,可以理解和接纳自己并非完人,那么我们也能接受他人的不完美。
宽恕的五个阶段
第一步,觉察。觉察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第一步,如果都不知道问题所在,就无从去解决。这种觉察来源于我们体验到的不舒服的感觉。
第二步,找寻。因为不舒服,我们就会去找原因。而原因背后也都是由于我们的想法、观点引起的,有这些思想上的观念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判断力和行为。
第三步,向外走出去。去感受他人看见他人。接纳不同,变得包容而又抱持。
第四部,改变。当能够理解他人,理解不同感受,不同的人生,就能够拓展我们的经验认知,进而提升我们的思维,帮助我们自身成长提高,让生命更加多彩有维度。
第五部,投入。投入到更多人群中去发现他们,看到他们的优点,不拘泥于自己的小世界。
践行宽恕其实就是,放下过去活在当下。 把限制我们的那些旧思想、旧观念记录在纸上,然后把这张纸烧掉,跟过去做一个切断,做一个了结。借用冥想和打坐,让心静下来,和自己呆在一起,身心合一,享受独处。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独处是最高贵的自由”,和自己在一起,接纳自己最真实的样子。独处也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包容的标准,因为在如此安静的环境里没有其他,他必须面对自己不能原谅的过去的种种,但他却无法面对,不能与那些不满和平相处,因为他不允许。
当无法宽恕的时候,用笔记录下那些想法和感受,想到什么写什么呢,就好像是在对一个树洞诉说。心情都会平复很多,因为信纸是那个忠实的倾听者,接纳我们任意的涂画。表达真实的自己后,就会发生很神奇的事情。书中提到的南卫理公会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潘尼贝克(James Pennebaker)在一系列的研究中发现,定期写信能提高免疫功能、减少误工天数、促进肝脏的酶功能、减少找医生看病的次数。
成为本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有两种方式来传播光明:做一支蜡烛,或者是反射烛光的明镜。——伊迪丝·沃顿(Edith Wharto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