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这个白手起家的安徽凤阳人,不到四十岁的就重筑了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更是一度被后代的史学家评价为“日月重开大宋天”。
朱元璋自当上了皇帝后,此时明朝战后社会经济全面凋敝,土地不均,农业基础设施阙如;饥民遍野,人口数量下降。朱元璋深知自己的责任,每日五点办公至深夜方才就寝,活脱脱促使自己成为了封建社会少有的亲力亲为的好皇帝。但国家上下,毕竟事物繁多,面对朝廷各大臣递交上来的奏章,朱元璋开始有些厌烦了,虽说自己文化水平未必比得上各大臣,但各大臣每每奏章繁文缛节太多也是让自己头疼。
朱元璋寻思再三,又料到自己实在精力有限,于是准备制定一个规章制度来约束这些大臣,不料计划还在考虑中,茹太素的一纸奏章又送了过来,这次,朱元璋再也忍不住了。
那是1375年12月那天,《明史》中被描述成“以平允称、抗直不屈”的茹太素突然给朱元璋上了一篇奏章。朱元璋刚打开,就有些眩晕,因为呈上来的奏折史无前例,足足有一大沓。朱元璋显得很是不耐烦,扬言便叫中书郎王敏念给他听。王敏抓起来,足足念了一个多时辰,大概有6300多字了,还再继续。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已连续换了好几个姿势,更为重要的是,这奏折还没进入到正题,完全还不知道茹太素的奏章里说了些什么。
见王敏还在继续,朱元璋的暴脾气终于没忍住,当场发作了,他怒斥道:“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话音刚落,气不过又马上叫人将茹太素招了过来,将其毫不客气地暴揍了一顿。
暴揍了一顿后,朱元璋的气总算顺了,事后他又想着这有违背自己纳言的初衷,于是第二天他又让王敏接着念。王敏倒是不紧不慢,又花了很长时间终于将其念完了。朱元璋总算明白了,这茹太素这篇的奏章共有17000字,从第16500字到结尾,才正儿八经地提出了5点工作建议。
朱元璋缓了缓,紧接着又仔细琢磨了这5点建议,觉得茹太素说的还挺有道理,于是采纳了其中4条。此后,朱元璋便开始强行命令制定了行政文书规范:“颁示中外,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自然,朱元璋皇帝做得挺到位,他自己第一个身体力行。现如今,已存在的许多朱元璋的重要指示,很多就是口语,乡下老太太都能听得懂记得住,不得不感叹,这在历代皇帝中,其实都是极少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