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朱元璋接到一大臣史无前例的奏章,刚呈上来,他就觉得有些眩晕

朱元璋接到一大臣史无前例的奏章,刚呈上来,他就觉得有些眩晕

作者: d83ecf90871d | 来源:发表于2018-09-17 11:05 被阅读30次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这个白手起家的安徽凤阳人,不到四十岁的就重筑了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更是一度被后代的史学家评价为“日月重开大宋天”。

朱元璋自当上了皇帝后,此时明朝战后社会经济全面凋敝,土地不均,农业基础设施阙如;饥民遍野,人口数量下降。朱元璋深知自己的责任,每日五点办公至深夜方才就寝,活脱脱促使自己成为了封建社会少有的亲力亲为的好皇帝。但国家上下,毕竟事物繁多,面对朝廷各大臣递交上来的奏章,朱元璋开始有些厌烦了,虽说自己文化水平未必比得上各大臣,但各大臣每每奏章繁文缛节太多也是让自己头疼。

朱元璋寻思再三,又料到自己实在精力有限,于是准备制定一个规章制度来约束这些大臣,不料计划还在考虑中,茹太素的一纸奏章又送了过来,这次,朱元璋再也忍不住了。

那是1375年12月那天,《明史》中被描述成“以平允称、抗直不屈”的茹太素突然给朱元璋上了一篇奏章。朱元璋刚打开,就有些眩晕,因为呈上来的奏折史无前例,足足有一大沓。朱元璋显得很是不耐烦,扬言便叫中书郎王敏念给他听。王敏抓起来,足足念了一个多时辰,大概有6300多字了,还再继续。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已连续换了好几个姿势,更为重要的是,这奏折还没进入到正题,完全还不知道茹太素的奏章里说了些什么。

见王敏还在继续,朱元璋的暴脾气终于没忍住,当场发作了,他怒斥道:“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话音刚落,气不过又马上叫人将茹太素招了过来,将其毫不客气地暴揍了一顿。

暴揍了一顿后,朱元璋的气总算顺了,事后他又想着这有违背自己纳言的初衷,于是第二天他又让王敏接着念。王敏倒是不紧不慢,又花了很长时间终于将其念完了。朱元璋总算明白了,这茹太素这篇的奏章共有17000字,从第16500字到结尾,才正儿八经地提出了5点工作建议。

朱元璋缓了缓,紧接着又仔细琢磨了这5点建议,觉得茹太素说的还挺有道理,于是采纳了其中4条。此后,朱元璋便开始强行命令制定了行政文书规范:“颁示中外,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自然,朱元璋皇帝做得挺到位,他自己第一个身体力行。现如今,已存在的许多朱元璋的重要指示,很多就是口语,乡下老太太都能听得懂记得住,不得不感叹,这在历代皇帝中,其实都是极少见的。

相关文章

  • 朱元璋接到一大臣史无前例的奏章,刚呈上来,他就觉得有些眩晕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这个白手起家的安徽凤阳人,不到四十岁的就重筑了历史上最后一个汉...

  • 短话长说

    刚才看到一个视频。 明朝洪武八年,大臣茹太素写了一个17000字的奏章。 皇帝朱元璋听到6300多字的时候,还没有...

  • 朱元璋下令斩大臣,大臣掏出免死金牌,朱元璋大笑:你看看背面

    朱元璋下令斩大臣,大臣掏出免死金牌,朱元璋大笑:你看看背面!(跳动的历史第41期) 朱元璋从一介平民到汉朝的开国皇...

  • 啰嗦的家伙就该挨板子

    茹太素,洪武七年五月成为刑部侍郎,后任刑部主事。每次上奏章动则七八千字,且语意艰涩,每次朱元璋看奏章时,就显得很不...

  • 明王朝不堪重负的包袱

    明太祖朱元璋在历史上留下的形象是极为冷酷的,他对大臣,故交,妻妾从来都是冷血无情,唯独在自己的子孙面前,朱元璋却是...

  • 与人为善

    明太祖朱元璋动不动就喜欢杀人,而他的太子朱标呢,喜欢救人。有一天朱元璋就问他的大臣袁凯:“朕与太子孰是孰非?”我和...

  • 朱元璋为何杖击茹太素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勤于政务的皇帝,它每天看很多奏章,忙到深更半夜。 他并不怕奏折多,最怕的是写了长篇大论没有...

  • 《明朝那些事儿》手抄版(71-78)

    元政府想给朱元璋封官,结果,朱元璋辞了官职,留下了前来封官的尚书大臣张昶(chang)。

  • 大槐树下砸锅分家典故

    1.说法一 相传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到九头牛猛撞在金銮殿的殿门上,朱元璋因此寝食难安,四处找人解梦。有大臣告诉他,...

  • 资历

    秦升是电视剧《朱元璋》中,建朝以来最年轻的钦差大臣。在启用它的时候,朱元璋曾和朱标等人讨论过,其他人认为他资历虽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元璋接到一大臣史无前例的奏章,刚呈上来,他就觉得有些眩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uk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