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是指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经验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 ,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和优化。任务驱动分为大任务和小任务。大概念大单元大情境属于大任务驱动,在阅读中设置多个文本属于小任务驱动。
一:小任务设计基本形式
1.多维比较
从多个纬度对我们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活动中比较通过体味文本求同存异,深入思辨发现问题。即可以一个文本不同版本的比较阅读,例如《谏太宗十思疏》老师采用对比字音注释版本增删的内容让学生在体味文本中发现问题。从这一点引发,教学《曹刿论战》时,苏教和人教对“情”的翻译有所不同。从没有认真去思考,就跟着教材亦步亦趋,不会运用文本,不会质疑文本,缺少对教材的敏感是我的缺点。也可以是假设性比较,对文本进行创作假设。例如《狼》的教学,则设计“假如就写一只狼行不行”“假如是两个屠夫行不行”“假如这个麦场不在野外行不行”等阅读任务。通过假设引导学生向小说的更深处探讨。如果麦场不在野外,第二只狼就没有了在旷野打洞的可能,两只狼可能同时向屠夫扑来,就不能突出狼的狡诈,人的智慧。也可以使不同文本之间的任务勾连。例如“李白送别诗”教学,以《渡荆门送别》为核心文本,对五首诗进行多维的比较,体会送别诗的特点,李白诗的独特风格。这种小任务驱动,拓展了教学空间,体现了大单元教学的特点。
2.创意表达。
创意表达要求学生成为文本的主动阅读者,真正理解者,需要学生运用不落俗套,别出心裁的表达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精心设计小任务,借助创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教学小说《桥》,给桥取名;教《孔乙己》,写碑文;教《跳水》,质疑插图,重画插图……这些做法让学生在巧妙的活动中实现了创意表达,激发了主动表达的热情。
3.角色置换
角色置换是让学生再次转变自己的读者角色,这是于文本中的某一个人或物的角色之中,根据这个角色的立场分割方式来说话做事和思考。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文本内心,实现共情共感。《桥》中体会老夫人会说些什么,老支书说临死前喊些什么?《跳水》孩子你会怎么办?如果你是船长,你会怎么?《皇帝的新装》中皇帝被人揭穿了,皇帝怎么想?这些角色置换可以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阅读感悟和阅读发现。
4.文本变形
以语言为抓手,通过文本还原表达转换内容,压缩内容,扩展等活动,对文本进行加工改造,在文本的重构与重建中体物辨析探究培养预感,深化对文本意蕴的理解。平时的缩写,略写,打乱编排顺序。都属于文本变形。变形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文本火化了,运用语言能力,同学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感受。
5.矛盾设置。
文本的矛盾往往是发现文本秘密的突破点。比如教《跳水》,让学生改题目,改题目让学生发现,还是原来的题目好。教《装在套子里的人》让学生补写结尾,写后发现原来的结尾可以引发人的联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