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到现在,自由一直令人们向往。
生活自由、工作自由、家庭自由…无论从时间,空间或是任何一个角度来看,无拘无束的状态总会以另一种方式激发我们的灵感。
这种灵感可能是感情的变化、工作的状态、生活的过渡。
可有时候,我们却会因为一些因素受限,这种限制追溯到方方面面,会把原本自然真实的自己变得失去自我。
若是如此,我们一定要针对“角色”进行察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角色的感知度会导致一些事情出现突变。
小唐是我前公司的一位同事,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被她工作中的卖力给“吓到了”。
按照人之常理,做事卖力定会得到上司赏识,同事喜欢,可小唐却非如此。
每当国外客户来公司洽谈采购订单时,小唐总是第一个冲过去和客户打招呼,然后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引起注意,以这种方式博得喜欢,让客户选她作为业务向导。
起初大家觉得并无不妥,可渐渐地,她的这种行为招来了反感。
因为,小唐没有认清自己原本的角色定位,她以为这是能力的代表,实际上这给大家所呈现的是一副自以为是感。
没多久,小唐就被辞退了。
原因很简单,作为新人的她还未在公司稳固地位,就想迈出一大步走在其他同事前面,于情于理都不太现实。
工作中我们的角色会有一个转变周期,起初入职和工作一年两年、甚至是五年十年之后,角色的定位也会发生改变。
换句话讲,如果一个助理直接去做经理的事情,至少要先经过适应阶段才可着手去做。
在一个人处于很想突破的节点时,定会出现努力用错方向的情况。
角色的位置摆不正确,导致积极主动变为别人眼里的逾越上级,最终所受到的挫败都归咎于自己。
可能大部分人会有对角色的觉察度和感知力,但却不一定能及时调整角色的转变。
角色转变是工作及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自我调整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通常也能很好的维系人际关系。
角色具备弹性,就像弹簧一样,向上向下,能屈能伸。
在一个人处于很想突破的节点时,定会出现努力用错方向的情况。
角色的位置摆不正确,导致积极主动变为别人眼里的逾越上级,最终所受到的挫败都归咎于自己。
例如,在公司担任领导的人回到家还以领导的角色面对家人,必定让家人感到不适,因而引发矛盾。
在学校当教师的人以教师角色去教自己的孩子,孩子或许会接受,但很有可能心里会存在胆怯,当然不全是这种状态。诸如此类的现象会经常发生在我们的周围,也许每个人都有这种情况。
任何人的角色都不是单一的,包括在不同的时间段面对自己,也会产生不同思想的角色。
如果要以角色维度来思考,发展也是多元化的。可是,当我们固守在一个环境的角色当中,并且以这种固定状态面对所有时,肯定会引发出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角色的固定会限制发展的可能性,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每一个角色,才能具备环境的适应力和社交力。
发现角色弹性,尝试拥抱变化,你的角色不受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