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下旬,我前往广东参加了一个发布会,发布会之前开展了维持两天一夜的拓展训练,训练内容都是围绕着协作、效率、时间、领导以及管理开展的,每一个训练都是要求一步步突破自己的能力,要求团队里每一个成员都缺一不可。我们需要从舒适的思维里跳跃出来,然后开展逆袭。在训练的最后,我胆怯于魔王通关的游戏,一个需要拼真心、耐力、体力、坚持、勇气、以及面对最真实的自己才能通过的游戏,我尝试多次之后,选择了放弃。
我处于场下,以一个人外人的角度看着每一个都很拼命的伙伴,作为旁观者,我极力的回忆人生里走过的路,选择的方向,以及取得的效果。其实,我一直处于舒适圈里,身边大多数的朋友都是甘愿活在舒适圈里的人,在此之前,我没有目睹过那些拼过命的人生,尤其是那些陌生人拼命的样子。
我们多数人现有的生活方式,是守着一份稳定,但是可以被人替代的工作,然后安全地舒服的拿着每个月固定的工资,还兴高采烈的处于原来的购物阶段里。从而至终都没有考虑过另外一种的人生方式,似乎所有超越了现有的状态都是瞎折腾的表现,都是会无疾而终不得结果的。
所以,在我们的身边,不免发现大多数人在毕业了三五年之后,逐渐形成了一个专属的舒适圈—每天早上六点或者七点起床,吃早餐,坐地铁或者公交,下班关注会不会堵车?晚饭之后要看哪个电视节目或者是出门散步?周末是出门逛街还是公园?是约会还是会友,是带着孩子去奶奶家还是姥姥家……
一切安排都变得清晰合理,每一件事都在自然而然的发生,“安全”是这种生活的最大特点。但是其中也有许多表示不满,抱怨生活索然无味,波澜不惊……
然而若干年之后,多数的我们还是没有找到离开舒适圈的缺口,日子依旧是每日重复轮回。毕竟规律的事情都是很安全的,跳出舒适圈是要付出代价的。
去年,我搬出了集体的生活方式,于是有了许多个人沉静的时光,俗话说的安静是一个人最有力量的时刻,这一点我是十分赞成的,去年,我逐渐发现了自己,认清了自己的目标与方向,也更加的深入的了解了自我,于是有了坚持码字、坚持卖产品、坚持工作的生活状态,一步一步的往前寸移,其中也收获着一点一滴的成长,然后继续低头前进。
其实,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看起来都差不多,走入社会后就会迅速被分入两个阶层,一个阶层里的二十年状态不变,另一个则经历大起大落的波澜。但是走出舒适圈如借力一般,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新的挑战中锻炼出新的能力,由此获得新的信息帮助自己找到新的平台。
在广东参加的训练营里,其中不少有这样励志跳出舒适圈、然后找到人生价值以及蜕变成功的人,大多数的她们曾经都是自卑、失去活力,胆怯、没有自信,活在自己制造的舒适圈里,挣扎但是没有勇气。但是从她们分享的个人历程以及所改变的变化来看,那曾经一路上好或坏的经历都是成长,不断跳出舒适圈就是认知世界的最佳途径。
可是,在经历了各种人生百态的父母眼里,都是崇尚着一成不变、安安稳稳的舒适人生,或许他们大概没有料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生活,可避免辛苦而持续获益,舒适圈里的舒适,只是表象的存在,而不是永恒。
前不久,家里一位被家里人安排得貌似“很舒服”的姑娘,对我大吐苦水,“舒适圈是会害死人的,我心里那个勇敢的姑娘,早就死在了这六年里。”其实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办公室中茶水报纸游戏的舒适,还有很多人讨厌温水煮青蛙的生活方式,磨没了激情,缺少了自由,直到自己也成为谋杀梦想的帮凶。
试想,那些小资、有趣、充满智慧、视野开阔、见过世面、事业有成的人……
Ta们,哪个是从舒适圈里过来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