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暑假,畅畅在自己的暑期收获里有板有眼地写道:这个假期,我明白了有些东西没有经过多次尝试就不要说自己不喜欢,我也明白了任何事情都要换个角度去思考。
妈妈看了之后大吃一惊,问她这些收获是怎么来的?
原来第一个明白是因为:她一直不爱吃胡萝卜,可是有一天心血来潮尝了一下,居然发现很好吃;第二个明白是缘于听到的故事:一个老爷爷有两个闺女,老大卖伞老二卖面条,下雨时他发愁老二的面条卖不出去,晴天时他发愁老大的伞卖不出去,后来他改变了思维:下雨时他高兴老大的生意好,晴天时他开心老二的生意好——这就是换个角度思考的好处。
那么,2016年的寒假,畅畅又经历了什么呢?
50元能买些什么
50元能买些什么有一天,妈妈陪畅畅一起做了一个“数学与购物” 的计划,计划的主题是:50元能买些什么?
妈妈给了畅畅50元钱,把要购买的东西清单告诉她,畅畅认真地收好钱,带上纸和笔,准备随时计算东西的价格,好把预算控制在50元内。
购物开始,畅畅认真计算已挑选东西的总价格:西葫芦9.19元、韭菜3.61元、牙刷14.8元、牛肉19.8元、瓜子9.8元。
妈妈,现在都超过50元了,你看!
妈妈接过畅畅列了计算过程的纸一看,果然超预算了。
那怎么办?妈妈跟着发愁。
把瓜子去掉吧!这个没有在购物计划里。畅畅又认真看了一下购物清单说。
可是这个很便宜,很划算哪!
畅畅没有听妈妈的,把瓜子从购物篮里拿出来说:可是我们的钱不够,不能买零食。
好吧,妈妈说:今天听你的。
好了,去掉瓜子的话,只需要……47.3元就够了。
收银员一结账:47.4元。
还行,误差不大。妈妈说,我们可以找个地方坐下来仔细算算看这1毛钱错在哪儿了。
畅畅拿着计算清单逐一核对,终于发现问题:妈妈,是瓜子的问题,一开始我们挑选瓜子时按9.8元加的,去掉时按9.9元减掉的,多减了1毛钱,所以计算的结果比收银员少了1毛。
哦,妈妈恍然大悟。
50元,花了47.4元,还剩多少元呢?畅畅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开始紧张地心算。
过了半天说:妈妈,还剩2.6元。
妈妈感到好笑,心说:看来这小家伙是算数算傻了,翻开钱包数一下不就知道剩多少了?还用算?!
快到家时,畅畅说话了:妈妈,2.6元还可以买两包薯片呢!
妈妈警惕地说:不是说不能买零食吗?再说薯片哪有这么便宜的,这点钱连一包都买不了!
可以的。畅畅肯定地说。不信我去买,等着啊!
过了几分钟,畅畅从小区门口超市跑出来,手里拿了一小包乐吧豆冲妈妈一扬手:看吧,我说能买到就能买到。
妈妈你不知道吗?薯片也有这种小包装的,都是1元一袋儿。
妈妈哭笑不得:怪不得非要控制在预算内,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呢!
所以,妈妈的收获是:通过购物,让一个8岁的孩子体会什么是预算,怎么控制预算,怎样让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被钱驾驭。
畅畅的收获呢?她一边吃乐吧豆一边说:妈妈,我原来觉得50元好多啊,都能买50包薯片!可是今天一看,50元怎么才买这么点儿东西!
买棵大葱去
买棵大葱去据妈妈所知,在自己的大家庭里现在应该有3个属猪的人。一个是畅畅,一个是她的表哥,还有一个她应该叫表姨的。
畅畅的表姨有一个笑话:有一年表姨的妈妈带她回老家,路过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时,表姨惊讶地感叹:哇,这里好多韭菜啊!
每当大家拿这个笑话取笑她时,顺便都会延伸一下:是不是因为属猪呢?傻呼呼的,不过属猪也有好处:有福。
现在,畅畅的表姨是一位光荣的小学教师,据说在学校小有名气,经常给大家上示范课,一点也看不出来当年把麦苗当做韭菜的囧样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社会一直在发展,孩子智商一直在提高的缘故,属猪的畅畅看起来似乎很聪明。
有一天,妈妈要炖排骨,可是忘了买大葱,妈妈给了畅畅10元钱说:去,帮妈妈买棵大葱!
可是,畅畅有点不乐意:大葱长啥样儿?
妈妈晕:这都不知道!上面是绿色的,下面是白色的,长长的那种,买个四五棵就行了,你如果拿不准,可以问卖菜的奶奶啊!
过了好半天,畅畅从超市出来。
妈妈一看,气得乐了:你这是大葱吗?这是蒜苗好不好?再去买!
你不是说上面绿下面白吗?这个就是啊!超市里卖菜的奶奶又不在,我去问谁?
那谁给你称的菜呢?
是个阿姨。
那就问阿姨啊!
但是是你说让问奶奶的。
……
这么说来,上面绿下面白,长长的那种蔬菜,不一定就是大葱,也有可能是蒜苗,笋或者小葱。
所以,有时候你听到的和看到的(或者正在经历的)看起来好像相互印证,没有差异,却不见得是真相。
只是妈妈很奇怪:也没有过分惯着宠着,也没有十分地约束她,畅畅这五谷不分、有板有眼的本领是从何而来呢?
那些年,妈妈背过的古诗
那些年,妈妈背过的古诗这个寒假,每两天背一首古诗是学校里布置的作业之一。
妈妈给畅畅挑了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告诉她:这些都是妈妈小时候背过的古诗,很不错,要认真背哦!
畅畅很认真地两天背一首,每次背完,在书上记录下背诵时间。
有一天妈妈例行检查:今天背的什么呢?
畅畅熟练地开始背诵: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夜壶。
什么,什么?妈妈以为自己听错了,一片冰心在哪儿?
在夜壶。
妈妈狂笑:你知道夜壶是什么吗?
不知道。
就是尿壶,古代人的马桶!而玉壶是玉做的壶,是晶莹剔透,干净无瑕那种。
啊?畅畅哈哈地跟着笑,那我背出来的诗意思不是刚好相反嘛?
……
又一天,背《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敌人
妈妈说:你能不能看仔细了再背?你再背下去,这诗都成了《催元二使安西》了。
为什么?
看最后一句!
哦,畅畅说:是西出阳关无故人。
就是说再往西走出了阳关就没有好朋友了,表示作者对朋友元二的依依不舍。你改成西出阳关无敌人,又是几个意思?
往西出了阳关就没有敌人了?
对啊,没敌人那还不得赶快出阳关哪?
哦……畅畅无辜地瞪大眼,这个故人和敌人真的很像嘛,我又不是故意的。
无比珍贵的童年时光,无伤大雅的无心之失,真令人羡慕。
目送
再过十几个小时,猴年就会欢乐开启,畅畅仍旧在一天天长高、长大,未来她还会经历什么,会走到怎样的地方,遇见怎样的人,看到怎样的风景?妈妈真的很期待。
但妈妈也明白:总有一天,畅畅会长得足够成熟独立,不再需要妈妈的时时陪伴,那个时候妈妈能做的,大概就只有目送了。
就像龙应台说的那样: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