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作者: 拾荒旅者 | 来源:发表于2023-10-22 22:25 被阅读0次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我们迎来传统佳节---重阳节。道家认为,九为阳,九月九,两九相重,故为重九,亦即重阳。

唐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也引得无数在异乡的游子,每当此时,便在心底默默地背诵。

古时的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要登高远眺,以此来避免灾祸、祈求平安。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在东汉年间,汝河出了一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丧命,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

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恒景,看到乡亲们不断死去,非常着急,就决定求仙学艺,为民除害。他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山里成为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的弟子。他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说完,又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恒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的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

此时的瘟魔因为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将瘟魔刺死,至此瘟疫尽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这一天,还有赏菊、饮菊花酒、赏秋等活动,更重要的是,重阳节还是一个感恩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表达对长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九九寓意久久,长长久久之意,重阳节由此被赋予了“长寿”的含义,此中寓意,原合游子之心。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我已经长大,您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您仍然康健!愿天下的父母身体安康,长命百岁!

图片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 对牡丹情有独钟

    来源:手艺网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避不谈黄花,且继续说牡丹。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避不谈黄花, 且继续说牡丹。 ...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 有人说,父母...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说话了今天要给家里打电话的,又忘记了。夜太深了,只能明天再说了,可是明天,我是否又会记得呢? 重阳节,在我的印象里...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今又重阳,一样又不一样的重阳……来到几位老同志家中慰问,有的依然精神矍铄,有的日渐憔悴。 下午,我们来到一位八十多...

  •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上午紧张的工作告一段落时,忽然看到远方的同事张教授发来的信息:小时候,觉得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长大了,觉...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当时光的钟摆一圈圈划过岁月的年轮,皱纹也悄悄爬上外婆姣好的脸庞,当年在外婆臂弯里的稚童如今已成为亭亭如盖的少女。 ...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又是一年重阳佳节, 说是佳节,无从知晓佳在何处?只是更深切的体味到深秋的清寒和面对毫无准备事宜的无所适从。 经年,...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惟有东篱黄菊盛。遗金粉。人家帘幕重阳近。 晓日阴阴晴未定。授衣时节轻寒嫩。新雁一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ed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