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X君一起闲扯。
聊到他现在做投资的见闻,他说,“很多人一开始满怀期待进入市场,或许还小有收获,但绝大多数都是可能小赢之后大亏,然后,自己所有的想法都是怎么回本。”
从想发财转向怎么扭亏为盈,怎样减少损失,“把本钱赚回来我就不玩了。”
这个转折有点大。
怪不得有人说,无处不人生,这里只是人生的一个缩影而已,但几乎与人生发展相应。
随便找一个人,问问他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谁人不曾年少?
哪个少年不曾梦想?
但又有多少人自始至终走在追逐梦想的路上,矢志不渝,并最终实现了呢?
很少,极少,世所罕见。
“吾道一以贯之”的孔子,成就为圣人。
年少时回答“读书为了什么?”答案是“做圣人”的王阳明,成就为圣人。
我们或可以从这一反一正的表现,推论出:那些从始至终坚守自己的梦想的人,终能活成自己想像的那样;反之,则活成了自己厌恶的样子。
前者多誉。
后者多毁且悔。
很不幸,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活成了自己不喜欢(愿意)的样子。
我们有心去改变这种状况,但现实中我们又常常觉得无力。
就拿我自己来涚,当初兴冲冲地写文章,自然是听说了许多人通过写文章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开始的第一个要求是过新手期,目标明确,努力过了;后来,目标又转成了完成原创,努力也走了。
而我来这里的目的本来是求财的,结果转变成了获取资格。
一来二去,数据上又很难看,投入与产出完全不成比例,慢慢地就懈怠了,……
那这里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真正要求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从始至终都没弄明白过。
就像做投资,其根本是通过投资的举动成就自己的专业能力,并由此获得相应的报酬,(更多的人做的事情,就只是单纯地赌市场向上或者向下,而不能做到穿透表相悟透根本。)
就像写作,不能只是娱乐自己,要么传播信息,要么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就像后来我被告知内容缺乏消费性等等特质。
我们不能一直满足于或者只是停留在享受过程,结果很重要,目的很重要,那些理由可以用来宽慰自己,让自己还有再战能力之时不断调适自己以达成目的,获得自己满意的结果。
曾经有人说,以终为始,设定目标,倒推过程,依此来细化目标,分解成可以落实的操作细节,这个真的非常重要。
我们去做一件事情,无论是投资也好,无论是写作也好,总而言之,要想突破现状,有所成就,无一例外地必须要知道自己当下与未来该做什么,所有的思想、行为,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很有必要围绕着某个具体精确的目标。
这中间有什么秘密吗?
其实没有,因为它是一个必须遵守的规律,其特点是:时间够长,效率够高。
只有长时间去做能产生正向效率的事情,不仅仅是心理层面的回馈,同时还有物质上的回报,两者相得益彰,才能真正地走得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