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的爱因斯坦,他是中国的雷达之父,他是中国的第一天才。
他叫做束星北。

束星北生于1907年。19岁时,束星北自费到美国留学。之后的几年,束星北游学于欧美各大名校,包括德国柏林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剑桥大学。1927年年底,束星北被爱因斯坦聘为研究助手,由于能力突出,得到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的认可。1931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并回国。
1936年,束星北和妻子在浙江大学教书。束星北与一般的老师不同,他上课时不用讲义和参考书,黑板上也不写供学生抄录的提纲。他的讲课方式天马行空,经常用启发的方式,为学生讲透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的理解。

束星北对学术有着极其严谨的态度,对学生十分负责。他关注学生的成长,当时有个学生叫做李政道,他发现了这个学生的物理天赋,悉心培养,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45年,束星北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雷达,被后人称为“中国雷达之父”,那一年,他做了《原子弹理论学术报告》。
由于为苏步青教授吃回扣事件打抱不平,束星北得罪了军管会领导。
1952年,束星北老友王淦昌邀请他到中国科学院搞研究。
在中科院,束星北是第一才子,恃才自傲。一天,当时国内物理学权威王竹溪正在发表演讲。束星北听到他讲解中有疏漏,竟走到台上抢了他的麦克风说:“我有必要打断一下,因为我认为王先生的报告错误百出,他没有搞懂热力学的本质。”
随后,束星北便在他写的公式上一边打×一边讲解,一讲就是40分钟,直把权威王竹溪弄得万分尴尬。
王竹溪跑去老师周培源处哭诉,科学院领导找到束星北谈话,他却对领导说:“有些东西他没从根本上讲通,我自然看不下去。过去的大学都是这么做的。”把领导堵得没话可说。
王竹溪以为束星北是针对自己,实际上束星北只要认为与科学不符,就会冲上前去,与人争论不休。
束星北受不了当时中科院浓郁的政治氛围,宁愿跑去教学环境更为自由的山东大学海洋系任教。
1955年束星北在“肃反”运动中被停职审查,1957年受到批判,1958年被定位“极右分子”开除公职、“劳动管制”,开始扫厕所。
束星北在打扫厕所时用公式测算粪污的位置,他打扫的厕所成了最干净的典范。他自信地说:“没有人打扫的厕所会比我束星北打扫的还干净。”
为了让领导看到他的努力,他竟写了几万字的关于打扫厕所的论文,这些文字里,字字句句里都是物理学家深入浅出的研究。
在打扫厕所的同时,为了能进入原子弹的研究队伍,束星北利用一生所学,积极表现。他修遍了当时全国都没有人会修理的进口设备:X光机、心电图仪、脑电图仪、超声波设备等;甚至于变压器、锅炉、水塔、汽车和食堂用的鼓风机以及邻居的收音机。
束星北骄傲地说:“没有我束星北修不好的东西”。
1964年,束星北向有关组织请求参与研发核武器,没有得到回应。
1979年,束星北仅用十几分钟就计算出洲际导弹数据舱的打捞最佳时间,为国家节省百万模拟试验经费。得到钱学森的高度认可。同年得到彻底平反,完全恢复名誉。
1983年,被彻底平反不足四年的束星北与世长辞,结束了他悲剧的一生。
束星北离世前,认为自己虽然已七十多岁,但是大脑还很灵活。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和二三十岁的人没有多少差异,因此要求捐献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束先生的家属按其遗愿向有关单位提交了《遗体捐赠申请书》,完成遗体交接,但是他老人家的遗体却被遗忘在青岛医学院。半年以后,院领导突然想起束星北,此时他的遗体已经高度腐烂,不仅无法解剖,也无法制作标本,因此派遣两名学生将其送到医学院后边的树林埋掉,谁知这两名学生嫌麻烦,直接草率地将束星北的遗体埋在了学习篮球场旁边的双杠下面,束老先生竟以这样的方式永远地结束了一生。
束星北不仅是中国雷达之父,更被尊称为中国的爱因斯坦。可惜的是,束星北一辈子被埋没的时间太长,如果,如果不是那个时代,“两弹元勋”里有他,甚至共和国勋章有可能也属于他。他或许会取得比杨振宁更高的成就,中国的理论物理会走的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