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徐总说出将要去的地方是柳舍村,我连说:“好好好”,眼前随即闪出一幅画面:偏隅一角的村庄,小河悠悠,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河桥,古树,炊烟……
那是我梦中的水乡风情。
三年前,江苏省第九届园艺博览会在东太湖畔的临湖镇举行。开园初期,人们四处涌来。徜徉在人和花的海洋里,感觉每个人都很兴奋,像注射了某种药物,激情飞扬。园博会结束,热闹气氛随之消失,幸好硬件设施仍在,后来成为苏州市旅游景区之一。
园博园四季有景,我每年都去转转,看山看水看花草树木。临了,站在河边,望着对岸的柳舍村出神。一条河,割断了彼此的相融,只能驻足遥望,无奈离开。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个地方被设计成了一个景点:遥望柳舍。
柳舍那么近,却难以靠近。我以为柳舍是陶渊明采菊的地方,是世外桃源,所以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去靠近,甚至走进去。
现在,机会来了。
刚进村子,蓦然看到一片紫色的雏菊,异常欣喜。当然,种菊的不是陶潜公,而是柳舍村民。
整洁,宁静。村庄像在午睡,面店和书局里的人影也是静止的,坐着或躺着。只有走廊里的植物是活跃的,它们正在向我们微笑示意。
为了不辜负它们的期望,我便走近再走近,几乎贴面凝视。细细的茸毛,淡淡的叶脉,暗暗流动的液汁,仿佛还听到了悄声呢喃。
说什么呢?听不懂,实在是太陌生了,我那陈旧的记忆中没有"肉肉"这样的植物,它们太精美了,简直是一个个艺术品。
桐华说:“人生路上的疯跑,只要有个人陪伴,就值得大笑。”是的,人生路上,假如没有一个同伴,未免太孤独,有人陪着一起哭一起笑,互相鼓劲,就有前行的动力。
篱笆出现了,还有不规则的低矮石墙,脚底下平坦的石条……尽管很新,少了年代感,但这种特意做出来的粗朴还是令人精神振奋。
我又来到河边。河对面就是熟悉的园博园,昔日的彼岸是现在的此岸,中间依然隔条河。
多想跨过去啊,可是河面太宽。
终于看到了木船,有点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惊喜,可惜没有船橹,舱里长出的杂草在风中招摇。这船是摆设,供人怀旧或者遐想。
院外有一畦菜地,一片果树,一个花园;院内有茶室、咖吧、书房……这院子真美!走进去,能饮一杯无?
年轻的园主出来招呼,还殷勤地作介绍。他说隔壁的“柳岸花田”也是他在管理,想不想看看?
看看也无妨,既来之,则安之。
没想到这一看竟然入了迷,很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有吃有住有活动场所,还有美景可赏,关键是安静,这么好的地方哪里找?同伴中有人想在这里组织一次雅集,邀请几位同道好友进行琴棋书画的交流。
网红民宿的附近有个池塘,莲花开了,同属一门的荷亭亭玉立在水中央。小荷才露尖尖角,不见蜻蜓立上头。
返回时,路过一片菜地,有茄苗、空心菜、苋菜……青色的番茄饱满有力。我在寻找攀着架子往上生长的黄瓜和豆角,还有南瓜、丝瓜、葫芦……它们是我记忆中的菜地主角,是我儿时常见的蔬菜品种。
走走停停,看看想想,思绪常与我的故乡、我童年的记忆相交。就这么流连着。
远处有山,近处有水,山水之间的柳舍是一个能记住乡愁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