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场《国乐大典》,一段悠长的曲调勾起一代长沙人的记忆

一场《国乐大典》,一段悠长的曲调勾起一代长沙人的记忆

作者: 韶山非遗博览园 | 来源:发表于2018-05-22 14:02 被阅读0次

你们有看过《国乐大典》吗?来自湖南的符生乐团,一口气秀出了花鼓戏、长沙弹词、爵士乐等多道“硬菜”,把乐蕴八方的主题演绎到极致,这熟悉而又悠长的曲调重回大舞台,勾起了一代长沙人的记忆。

长沙弹词传承人彭延坤

长沙弹词,也称长沙道情,一把月琴(长沙人俗称“嘣嘀嘣”),一口长沙方言说唱道情,或加一人以渔鼓相和,圣贤经典、市井俗事、名篇小说、革命故事娓娓道来,这曾经是传播湖湘民俗文化最地道的一种艺术形式。2006和2008年,长沙弹词分别列入第一批省级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长沙”中流传一句话:“长沙茶馆数不清,不如彭嗲喊两声。”这句话铺陈出一幅图画:在无数茶馆中,彭嗲的一声清唱,在街头巷尾飘荡,让老长沙城变得韵味悠长。在长沙的市井里,彭延坤的长沙弹词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一些老长沙人的生命寄托。

韶山非遗博览园长沙弹词传承人彭延坤蜡像

彭延坤,1936年生于长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因为从小爱好曲艺,年幼时就常去坡子街火宫殿书棚听说书和弹词。长沙人的眼中,彭延昆就等于长沙弹词,他被誉为“长沙弹词活化石”。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彭延昆在火宫殿表演,弹词艺术也日臻成熟,既唱传统的《岳飞传》,也唱《野火春风斗古城》 、《烈火金刚》。怀抱一把月琴,戴着一副墨镜,在火宫殿的大堂里操着长沙话,伴着板韵说古道今,成为彭延昆的经典形象,也是长沙弹词的形象。

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长沙弹词是城市曲艺的一种,在上世纪初曾经兴旺一时,而如今,也只能在剧院见到它的踪迹了。如果你想一睹长沙弹词传承人彭延坤的风采,想重温当年的记忆,来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吧,那里有长沙弹词传承人彭延坤蜡像的展出,同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还可以感受古老的灿烂文明,体验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相关文章

  • 一场《国乐大典》,一段悠长的曲调勾起一代长沙人的记忆

    你们有看过《国乐大典》吗?来自湖南的符生乐团,一口气秀出了花鼓戏、长沙弹词、爵士乐等多道“硬菜”,把乐蕴八方的主题...

  • 观看《国乐大典》首演

    6月5日《国乐大典》全国巡演在广州大剧院开幕,女婿有两张贵宾票,请老马和我前去观赏。 这场首演,出品人是广东卫视和...

  • 国乐大典,让孩子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

    壹 最近在看《国乐大典》,最初吸引我是因为小破站镇站之宝--墨韵随步摇。她在国乐舞台用古筝演绎歌曲:《万神纪》。那...

  • 悠长的记忆

    身居小镇多年,对于春节,再也没有小时候那样渴望、期盼了。由于岁月的增长,各种应酬的频繁,对春...

  • 勾起记忆的时光

    谨以此篇,记录我的大学两年时光。 2017,第一次独自一人踏上去学校的路途。从衡水到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接近三个...

  • 洗手勾起的记忆

    冠毒横行以来,外出带口罩,归来要洗手这是必走的程序。清明外出烧纸钱回来,在家洗手的过程中,突然使...

  • 能勾起记忆的味道

    一茶一饭,一蝶一碗,一菜一故事,都能勾起我们对家的想念。 人走得越远,对家的思念就越深,最怀念的还是家...

  • 织针勾起的记忆

    竹针轻挑 毛线绕送 线与针重复着灵动 此时,内心平和宁静 隐藏在久远的记忆里 熟悉的画面和感觉 开始暗香浮盈 一个...

  • 163“163”勾起的记忆

    日更编号:163 (1) “163”这个数字对大多数人来讲是陌生的,但是对于搞通信的,特别是数据通信的人比较敏感一...

  • 听风

    一路走过 有阵回声缭绕 不知道是什么存在勾起了记忆 或许是风吧 毕竟是飘过的曲调 路过之后 总感觉有一种滋味 吹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场《国乐大典》,一段悠长的曲调勾起一代长沙人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mh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