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最近极火,而且口碑爆棚。据说单日票房已经超过了《银河护卫队2》,影院密集的排片场次可资为证。豆瓣上的分数更是高达9.2,好评几乎是压倒性的。
我去看了,并不太喜欢,甚至有些悲哀。
电影说的是曾经的摔跤冠军希望有儿子能替自己完成梦想,成为世界冠军。可是天不遂人愿,接连生下的都是女儿。当发现女儿可能有摔跤的天赋之后,他立志要将女儿培养成优秀的摔跤选手,完成他的梦想。大女儿吉塔成为全国冠军之后,进入国家体育学院,开始不守父亲的规矩,有了自己的想法。一次次失败的经历让她反思,重新回到父亲的指导下,最终在世界级比赛中获得冠军。
电影本身很不错。演员的表演和敬业,节奏的控制,摔跤比赛时视听语言的配合和渲染,都堪称精彩。总的来说是一部很棒的商业电影。
也有一些反对声音,比如有人批评说父亲剥夺了女儿的童年,控制了他们的人生。我觉得,父亲的行为放在印度这样的环境里确实无可厚非。如果不是成为摔跤手,女儿的人生很可能是一片灰暗,早早的嫁人,终日陷于家务,看不到尽头,也许更加悲惨。
我的悲哀正是来自于这「无可厚非」:我理解这位父亲,广大中国观众理解甚至赞同这位父亲。本来,在体育是举国体制,相信「你(五星红旗)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的国家,这部电影受到欢迎并不令人意外。但是,看电影时,现场观众的反响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人们纷纷对父亲一次次粗暴的决定报以赞许的笑声,为女儿在父亲的指导下赢得比赛而鼓掌欢呼,印度国歌想起时甚至比听见义勇军进行曲还激动。
从豆瓣的评分和一些媒介上看到的情况来看,这样的反响并不孤立。想必很多人会默默赞许,或者为父母者会对孩子说:看,爸爸妈妈这样逼你们,都是为了你们好啊!如果没有小时候吃过的这些苦,哪能成为人上人呢?你看那个女儿,不听父亲的话,失败了吧?
这样的赞许和认同恰恰说明,中国的状况与印度相比,只有程度上的不同,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电影中的父亲逼女儿练摔跤,是因为他会摔跤。中国的父母不会摔跤,所以逼孩子学奥数,学钢琴,上各种培训班。中国的父母不再让女儿早早嫁人,但是孩子们依然没有童年,依然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
影片结尾处,父亲对女儿吉塔说:「你是我的骄傲」。这可能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
为了成为父亲的「骄傲」,吉塔舍弃了童年,掩藏起女儿身,最终走向了人生的辉煌。只是辉煌过后,她的人生又该怎样展开呢?她圆了父亲的梦想,她的梦想又在何处呢?父亲的确给了她在泥地里打败男人的力量,但是这真的是一份「骄傲」吗?这种父亲含辛茹苦,女儿忍辱负重,真的值得颂扬和鼓吹吗?我们身上有了无法消退的伤疤,就该把它粉饰成美丽的纹身么?
《摔跤吧!爸爸》剧照我们身边,这样的亲子关系也是司空见惯了。为了成为父母的骄傲,为了给父母争气,多少人没有在赛场上摔跤,却在人生的竞技场上一直摸爬滚打,摔得鼻青脸肿,依然想着要赢。哪怕终于争了气,赢了比赛,但是内心充满了压力和焦虑,总是觉得做得还不够好,还要努力,停不下来,毕竟比赛是一场接着一场,没有终结的。
该怪父母吗?我不知道。如果小时候不被逼迫,我们现在可能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甚至穷困潦倒。也许那时候,会更加埋怨父母。就像早早嫁人的朋友羡慕练摔跤的吉塔她们至少还有「人生」。
我们的悲哀就在于,要想摆脱出身的阶层,要想过上受人尊重,至少是体面的生活,就只能放弃童年,流着汗甚至流着血去打拼。拼出来的孩子,现在也许跻身中产阶级了,但是为人父母之后,依然摆脱不掉深深的焦虑和危机感。为了能让孩子再上一个阶层,哪怕至少留在现在的阶层,不得不含着泪把孩子赶上竞技场。
试问有几个父母是发自内心地想逼孩子,而不希望他们过上自由、快乐的童年呢?但是自由和快乐真的是奢侈品,特别是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欠发达国家。
在发达国家,价值多元,选择众多,在温拿与卢瑟之间,还有宽广的中间地带。但是在欠发达国家,不是温拿,就是卢瑟,失去金牌,就失去了一切。在这样的环境里,奢谈人生选择。所以,印度人拍出电影《摔跤吧,爸爸》,中国人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部电影在中国得到这样的热捧,正是因为它如此契合中国人所面临的境遇。这些赞美和热捧也在预示着,一拨又一拨孩子将成为父母的「骄傲」,一代又一代人将在自己的人生里去圆别人的梦。
另外,这部电影之所以在中国大受欢迎,除了契合人民的价值观之外,恐怕还有一点是它符合官方的宣传口径。
电影中的父亲,自己生活贫困,还心系祖国,一心想在赛场上为国争光。最后终于如愿以偿,一手培养的女儿在赛场上极大地提振了国家士气。这很好地诠释了「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为你的国家做了什么」。至于体育成绩不行,不是因为国家本身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因为官员尸位素餐,教练昏聩无能。只要听爸爸的话,紧密团结在爸爸周围,赛场上一定能够凯歌奏响,国歌高唱。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