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读书了吗?

作者: 为学始智 | 来源:发表于2020-05-29 22:56 被阅读0次

读书,应当成为一种习惯。

清代有一首名为《读书有所见作》的诗,内容是“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可见,古人把读书作为滋养内心的泉水,惟有这样的“理义”之泉,才能让心灵得以宁静、致远。如果一段时间没有读书,就会“胸臆无佳想”、“耳目失精爽”。宋人黄庭坚也曾经说过,“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显然,古人将读书视为每天必修的功课,就像吃饭和睡觉一般必不可少。

在古代,知识被少数精英所垄断,能够读书、识字的人少之又少,绝大大多数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大众。读书,这种脱离体力劳动的行为只能是少数人所能做的,并且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路径,或者说是惟一路径。只有读书,考取功名,才能真正光宗耀祖,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是当时社会灌输给读书人的价值观,是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读书人能够说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诳语,因为在他们看来读书是可以成为“肉食者”的惟一路径。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通过读书考取好的大学,已经不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惟一路径了。人们可以通过多种路径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抱负,并不是非得抱着书摇头晃脑的学习,将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花费在学校里,而是可以早早的进入社会这个大熔炉里历练。因而,与以前相比,读书被赋予的意义大不一样了。

我们并不是意在证明读书不重要了,而是意在强调不应该将读书看作生命的全部,不能将其看作是实现目标的惟一方式。读书,应当是一种习惯,不应该强加太多东西在这种行为上。读书,应该是自发学习知识、追求真善美的手段,是修身养性的自觉习惯,是自己与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

*文中图片来源于Unsplash 网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天,你读书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pf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