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是每一个立志从医的人首要看的文章。
孙思邈一开始就引用张湛的话说明经方易学难精,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第二句: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病有内因相同但是表现在外却是不同的,反之亦然,所以五脏六腑是充盈的还是空虚的,血、脉、荣气、卫气是畅通的还是堵塞的,不是单单看看病人听听病人诉说病情就能察觉到的,必须要把脉细细定夺才行。
这个也是现在一些医生的通病,只是听病人说了几句,看了几眼病人的脸色,就开始开药方。虽然有一些经验特别丰富的老专家的确能做到,但是这样的医生少之又少。
第三句: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肤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与兹矣。
寸关尺指的是脉位。左寸关尺候心肝肾,右寸关尺候肺脾命门。脉要平和,一息四至,也就是一个呼吸之间要跳动四到五下,才是正常的,不然就是太过或不及。
脉有浮脉、沉脉、弦脉、紧脉等病脉,俞穴有深有浅的差别,皮肤筋骨有厚薄刚柔的差别。
单单把脉就有很多学问,很少有专一的脉象出现,不是浮紧就是浮缓,或是沉弦或是弦细,病人不会根据教科书上的脉来给你把,即使同样的病,脉象也会有细微的差别。
俞穴更是有深有浅,平时在扎针的时候有些人按照教科书上的扎一寸或是五分,同样的穴位效果却不好甚至没有。
这是因为病人会有高矮胖瘦,常年在田地里劳作的人与坐在办公楼吹空调的人是不一样的,肥胖的人脂肪多扎针是要扎深些的,而瘦人即使那个穴位可以扎一寸五分的也要注意不要扎得太深,以免太过。
用心地去分别其中细微的差别,这一切都需要细心再细心,不然一点误差就会误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