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诵之得(二)

诵之得(二)

作者: 西岩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23-10-30 22:05 被阅读0次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785:

宜阳县董王庄乡小学

晚上继续练读师德宣讲稿。必须最少练四五十遍,反复五轮。不然的话,在正式场合一紧张,会出现卡壳现象。练的熟练,能够把错误减少的最少。就像考驾照一样,不允许出现一点错误。

收获

1.背诵,读的多了,自然就背会了,背不会就是文章的某些方面还没有掌握好。一篇文章是非常复杂的。

2.学生多读书。读的多了,自然就学会了。书上的课文,必须不厌其烦的反复朗读,在头脑中真正建立起语文的模板。

任何技能的获得,特别是复杂技能的获得,无论如何也不能在短期内办到,必须有长远打算长期坚持,不断的学习琢磨,才能最终大器晚成。

像语文这一复杂的技能,就要长期坚持不厌其烦的练习。通过多种方法,变换训练材料,让学生能够沉浸其中。

3.流利

主要表现为小句子连贯的气势,大句子连贯的气势,一个段落连贯的气势。

文章的感情主要就是在这些方面表达出来。

一个表现为语调,有三种基本语调,上升调,下降调,曲折调。明朗的感情用上升调,先低后高。晦涩的感情用下降调,先高后低。忧郁的感情要曲折调。

因为服从于语调的安排,这些变化要落实到词组上。词组的变化,要抛开它本身的含义,去服从语调的整体特点,这样表达才是流畅的。这个时候,词组的意思被淡化了。

再细致一点说,就是落实到具体的声腔上。胸腔要发生明暗高低的变化。

语调的变化就是高低,快慢的变化,也是语调本身的变化。在上升调的前半部慢一点,后面快一点。在下降调的前半部快一点,后边慢一点。在曲折调中表现为来回的抖动。

人正常说话,这个语调是非常自然的,在宣讲的时候要适当的放大这种变化。

这种关系和书法中的结构关系很像,在结构中,零件本身的意义被淡化。语调就是句子的结构,也是复句的结构,也是句群的结构,是自然段的结构,是整篇的结构。

朗读起来,整篇文章显得自然流利,收放自如,纵横坦荡。

如同书法一样,挥洒自如,收放自如。

相关文章

  • 人生悲事有二, 念之不可得, 念之乃得之; 乐事亦二, 未念而得之, 念之后得之; 悲欢喜乐, 系于一念, 分之矫...

  • 硬读《随园诗话》(66)

    卷二(一六) 刘曾灯下诵《文选》,倦而就寝,梦一古衣冠人告之曰:“魏、晋之文,文中之诗也;宋、元之诗,诗...

  • 祭三年

    凡再诵,无人知得。妻之离散,不知吾死而妻亡,隐隐周庄之蝶矣。立堂于前,周遭纷乱,无言入耳矣,囔囔措措,空手...

  • 春之诵

    寒气散尽,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缓缓向我们走来,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者充满了温暖的气息。草儿被温暖了,吐芽变绿...

  • 春之诵

    这是初春里一个美好的夜晚。西津渡边,蒜山脚下,各位书友以最美之声音,奏响春天奏鸣曲。 在这美好的初春良宵,我只想与...

  • 心之诵

    心之诵 母校的朗诵,我的梦。华纺心事许谁同,金钥无声柳絮风。我朗诵着,走过了昨天,走到今天。我朗诵着,在诗韵美文的...

  • 湄之诵

    湄之诵 湄洲岛的朗诵,我的梦。湄洲心事许谁同,金钥无声柳絮风。我朗诵着,走过了昨天,走到新时代的今天。我朗诵着,在...

  • 《大学》一、二之诵及其感

    诵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

  • 《国语》之九十七

    《晋语三》 惠公入而背外内之赂 惠公入而背外内之赂。舆人诵之曰:“佞之见佞,果丧其田。诈之见诈,果丧其赂。得国而狃...

  • 每日片刻诗情画意之2022-08-15

    #日诵诗情,画意日趣# #日诵之20220815 为有 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诵之得(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qi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