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是不会写,而是没有东西可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如果我们一味的大量输出,而输入的少,或者没有输入,那么你很快就会把自己的积累给耗空,导致自己因为没有东西写而写不下去。
其实,有一种办法能够让你冲破瓶颈,那就是不断的收集素材。
那怎样更好地收集素材?那我的建议是素材收集在于精选,而不在于数量多。
开始使用微信的时候,可是得着它自带的收藏和公众号功能。看到一篇好文章就阅读,去收藏,这还不过瘾,对于分享好文章的公众号直接关注它。
就这样,时间长了,微信的收藏空间达到了上限,收藏不了了。这个时候,只能忍痛割爱,打开内容,将不太重要的文章拷贝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然后将其给delete掉。
这个活整整干了一上午,按手机按的都手疼。后来经过多次筛选,只剩下了自己常用的十几篇文章。
这个工作,每到一段时间,我就会拿出来做一下对自己收集的素材进行筛选。之后,我又对自己关注的公众号进行了筛选,由原来的500多个精减到了30个,每天保持更新推送的只有十几个大号。
在筛选素材的过程中,我有了新的思考。想想自己收集的文章和关注的公众号那么多,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看呢?
素材的收集,不要刻意的去追求数量,一定数量的素材确实对自己的写作有帮助。
但是数量过多会花掉你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这样就不如从源头上进行精选,保留优质的利用价值高的素材,剔除那些利用价值不高,或对自己的帮助不到的素材。
简单地说,素材收集重在精选,而不是数量多。精选的素材,我们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它,看它的标题、开头、结尾、内容、作者个人思考。
将精选的素材提炼出最核心的东西,以中心思想作为标题,分领域分模块地进行整理,在后期使用的时候,直接搜索文章核心思想的关键词,我直接打开相关领域,搜索就是了。
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也能够更加精确的捕捉到目标,有助于文章的写作。
总而言之,这就看你会不会为自己更好地精选素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