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刘润老师的新书《底层逻辑》,读到时间管理部分时,又对时间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学习到了一个新的词汇:时间颗粒度。
时间颗粒度,就是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
2016年12月,网络上流传着一张王健林的行程表,这位62岁的中国首富,早上4点起床健身,然后飞行6000km,出现在两个国家,三个城市。最终,晚上7点赶回办公室,继续加班。
网友们看到这张行程表,纷纷表示受到了1万点伤害。有人说:“最可怕的事情,看来真的是比我成功n倍的人。居然惨无人道的,比我更努力。”还有人说:“这世界到底给不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机会啊?”
这其实一点儿都不奇怪。
有不少成功人士的努力程度是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甚至都不愿想象的。
而这张行程表里,还有另一样东西:职业化。
根据行程表,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很细,大约是15分钟。
另一个把时间切成颗粒的人是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比尔盖茨的行程表和美国总统类似,5分钟是基本时间颗粒度。而一些短会乃至与人握手,则按秒数安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颗粒度,王健林的是15分钟,盖茨的是5分钟,而大部分人的是1小时,半天甚至1天。
恪守时间,是职业化的最基本要求。
时间管理,最重要的不是如何从17分钟里省出十7秒,而是判断这17分钟值不值得用于做某事,以及如何用17分钟省出17个小时。
当自己的时间被细分的越细,就证明我们的时间越值钱。
所以将注意力拉回到自己身上,努力提升自己,增强自己的技能,才能够让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值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