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郴州吃了一碗栖凤渡鱼粉
年前得知桂林经全州凤凰到郴州的高速公路通车了,就谋划着要自驾游一趟。于是趁着“五一”假日就上路了,尽管时间有限,还是无所畏惧的要到郴州去看看。
从泉南高速的凤凰拐入厦蓉高速途经宁远县九嶷山时,只觉得耳膜都有些鼓胀,回想起来好像从凤凰岔路以来一直在缓缓的上坡,也不知山有多高,仿佛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视觉,然后就一直下坡,体会着伟人毛泽东那种“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快感。在连续穿过了几个隧洞群后(其中一个隧洞近3000米)就到了郴州。于是就近在火车站旁边找了一个旅馆安顿了下来,反正就住一晚。
晚上为了解决肚子问题,就想着要尝一尝郴州的特色小吃,走在街上一看,满大街都是打着栖凤渡鱼粉招牌的小店,据说这道与三国名士庞统有渊源的小吃是郴州人的美食,就如桂林人钟情桂林米粉一样,于是试着吃了一碗,觉得味道还不错。这是初到郴州留下的第一印象。
栖凤渡鱼粉�饭后回到住处翻看地图想了解一下郴州的景点,但翻来翻去觉得景点不多,好像只有苏仙岭风景区是市区最有名的景点,但是意外的发现郴州的红色旅游点还是蛮多的,于是就决定第二天先到苏仙岭风景区看宋代词人秦少游的“三绝”碑,然后就到湘南暴动的纪念塔和陈家大院等地方走一走,再驱车游览市容后结束郴州之行。
二、苏仙岭
苏仙岭风景区位于郴州城内,因苏仙传说而驰名,岭上有白鹿洞、升仙石、望母松、苏仙观等“仙迹”,还有三绝碑,张学良也曾被幽禁于此,是湖南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白鹿洞据传西汉年间,郴州城东潘家坪有一位长得十分漂亮又知书识礼的潘姓姑娘,有一次在郴江边洗衣服,因手扯不掉缠在洗衣棒槌上的红丝线,她就用嘴去咬,红丝线却钻入肚中而受孕,为避村人耻笑,她躲在苏仙岭的一个石洞中生下一个男孩,取名苏耽,此即苏仙。苏仙出生后,有白鹤以羽暖其身,有白鹿喂其奶水,自小修炼,修成后跨白鹤升天。因其飞升前曾先知次年郴州附近将遭瘟疫,遂嘱其母以井水、桔叶熬药解瘟疫之法,其母按其所嘱救治了大批中了瘟疫的百姓。百姓们感其恩,为其在苏仙岭上修建苏仙观,供奉其神像,苏仙岭亦由此成名。
三、孤寂出诗人
宋代词人秦观,江苏高邮人,字少游,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因为新旧党争,北宋哲宗时期新党执政,属于“旧党”的秦观被贬杭州通判,旋贬处州,又于绍圣三年(1096年)被贬谪到当时称作蛮夷之地的郴州,住在简陋的位于苏仙岭上的旅舍里,于极度的苦闷和孤寂中写下了千古名作《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残阳树。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三绝碑正所谓愤怒出诗人,孤寂也能出诗人,正因为有这样的亲身经历才会有这样的不朽名作。秦少游的这首词后来经苏东坡写跋、米芾书法,遂成“三绝”。后人为了纪念秦少游在郴州的不幸遭遇便将其词刻在苏仙岭白鹿洞的大石壁上。这就是“三绝碑”的来历,现今成了郴州旅游的金牌景点。
四、湘南暴动的发生地
看过“三绝碑”后就马不停蹄的赶到陈家大院,我以为陈家大院只不过是一座大户人家的豪宅,走到屋前一看,门口居然挂着一块郴县苏维埃政府的牌匾,原来这也是一处有历史意义的红色景点,真是意外收获。湘南暴动的纪念塔就在不远处,拐过弯就到了。以前我虽然知道朱德、陈毅率领湘南暴动后的一万多起义军上了井冈山,但是湘南暴动的具体地点在何处却有些茫然,现在终于知道湘南暴动就发生在郴州这一带,这里离桂林很近哦。
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看完陈家大院的郴县苏维埃政府和湘南起义纪念塔已经到了下午,期间只不过花了五、六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就沿着郴州的主要街道来了个大游行,最后绕城一周、穿城而过踏上了回桂林之路。
如此来回两天,对湘南暴动的确切地点终于有了深刻的印象,也对那首千古名作《踏莎行·郴州旅舍》有了深刻的了解。不管怎样,就算我驾车来回奔驰了近800公里潇洒的到郴州吃了一碗栖凤渡鱼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