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节平淡无奇的观摩课

一节平淡无奇的观摩课

作者: 白开水的幸福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4-01-14 23:40 被阅读0次

前几天,我鼓足勇气,硬着头皮上了一节县级观摩课。虽然上完课后收到了朋友们的认可,但我深知那是他们对我的鼓励。刚上完课,我的内心是激动的。我终于勇敢地挑战了一次,实现了小小的突破。要知道,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上过观摩课。对于在公众面前上课,我始终感到惶恐。因为我深知自己的不足,唯恐贻笑大方。

如今,上完课已经五天了,冷静下来复盘一下那天的课,实在觉得乏善可陈。兴奋过后,我不止一次感叹:又是一节平淡无奇的语文课啊。

这节课是《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是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文言文,难度较小。我在设计时是以读贯穿始终的,希望通过自主朗读、教师泛读、集体朗读、无标点朗读、分角色演读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用词上的不同”(课后习题),感受古代汉语的语言之美。

文章篇幅短小,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并且借助课下注释是能够理解文章内容的。所以,我没有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借助课后习题设计了一个讲故事的环节。如果是在常规的课堂,我会让学生读几遍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最好要求学生合上课本,发挥想象,加入细节,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

这节课我创设了“冬日茶话会”的情境,引导学生走向文本的学习和探究。情景式教学,是目前所提倡的教学方式。一个恰当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冬日茶话会”这个情境,与《咏雪》的内容是相符的。导入环节,我以《咏雪》人物之一谢太傅拟写了一份邀请函,邀请学生参加“冬日茶话会”,希望给学生代入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本。

但当初我在创设这个情境的时候内心是有些纠结的,我想到了于永正老师讲这节课的课堂实录。于老师通过“读得清楚”、“读得好听”、“读得有味”、“读得熟练”四个板块带领学生深入透彻地学习了文本。那时候不流行情境教学这一说,但丝毫不影响教学效果。现在倡导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学习,但如何创设情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如何让情境为教学服务,却是值得思考的。情境创设是不是必须的呢?创设的情境会不会喧宾夺主呢?所谓的情境会不会是华而不实的东西呢?对于流行的东西依然要保持警惕。

这节课实现了我期望的板块式教学,共设计了三个任务“知风雅之事”、“品风雅之诗”、“齐风雅之家”,预设了三个主问题: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文中咏雪的两个比喻句,你更喜欢哪一个?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家庭氛围。感觉脉络很清晰,由浅入深地解读文本,从整体感知到细节品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简单、清晰的教学设计比起平时有很大进步。平时上课针对一篇课文会提出许多零碎的问题,把一篇文章解读得支离破碎,正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但一个严重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我,那就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讲课前我就在琢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初步定的是对于两句咏雪诗句的分析,但我继而又反问自己:课堂上我将用何种方法去突破重难点呢?

其实,这个问题直到讲完课,我依然一头雾水。我之所以对自己的课感到“平淡无奇”,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不清楚课堂的重难点,更不知道以怎样的形式去突破预设的重难点。假如上的是常态课,我可能会引导学生仔细品味两句咏雪的诗句,让学生各抒己见。但因为是没有学生的微型课,我是提前录好了学生的回答插在课件里,就无法呈现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无法展现学生真实的思维状态。自我感觉就是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了,一言以蔽之曰一路平平,没有重点。

在处理第三个任务“齐风雅之家”时,也是很仓促,只是出示了“寒雪”、“内集”、“讲论文义”、“欣然”、“大笑乐”几个词语,就引导学生说出“其乐融融、情趣高雅、宽松民主、和谐融洽”几个词语,当然是借自己之口说出来的。有一种自导自演的感觉,缺少一种真实感,也许这是微型课的弊端吧。

如今反思这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感觉很不理想。第一个“知风雅之事”的任务还算可以,有学生讲故事这个情节可以检测效果,可是后两个任务的处理都很仓促,不够深入。另外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是,我不知道这节课最终要把学生带到什么地方,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语文素养。查阅课标,可以确定本节课需要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的能力,但是因为没有学生,所以,我并不确定这样的目标是否实现。

课堂最终的落脚点,可以决定课堂的深度。直到讲课,我都不知道《咏雪》将落到哪里,所以,我的课缺少拓展延伸的环节,课堂显得很单薄。留作业时我选了《王戎不取道旁李》,引导学生继续感受古代儿童的智慧,不知道有没有偏离本节课的主题。后来才知道这是六年级教材中的一篇文章,我为自己的不谨慎感到惭愧。

最后想说一下板书——我的短板。因为缺少板书设计能力,再加上粉笔字写得不好,上公开课时我很少板书。以前不懂,有时干脆不板书,不想暴露自己的缺点。后来知道没有板书的课是不完整,也知道好的板书可以让人对一节课的脉络一目了然。尤其是在多媒体盛行的时代,传统的板书更是显得无可替代。于是,开始硬着头皮写板书。

尽管讲课前请学生画了一个雪花的图案,但那个雪花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真是辜负了学生的一片真心。除了板书课题外,我还写了“盐”、“柳絮”、“形似”、“神似”几个字,是不是很草率?讲完课我都不忍心看自己的板书,不忍直视。真心羡慕那些粉笔字潇洒飘逸、铿锵有力的老师,大手一挥,一黑板惹人艳羡的粉笔字引得人啧啧称奇。可是自己的字,总是拿不出手,对学生起不到任何示范作用,实在惭愧。

真是平平无奇的一节观摩课,好心的朋友全程录了视频,可是我竟连打开的欲望都没有。看自己的课,需要极大的勇气。上出一节好课,永远是我的愿望。特别羡慕那些会讲课的老师,感觉他们好像有超能力。

一个人无法给出自己没有的东西,只有先修炼自己,才能上出令人满意的课。课即是人,你是什么样的,你的课就是什么样的。课没有深度,说到底还是人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好课总在下一节,继续努力吧。唯有不断努力,才能跨出更多的第一步,才能不辜负每一份信任和鼓励。

相关文章

  • 听课心得‖市英语教研活动感悟(二)

    市英语教研活动感悟(二) ——一节阅读观摩课的思考 在市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中,我听了刘老...

  • 一节观摩课带给我的拷问

    如果让你在纸上慎重选写上五位你最至爱的人,并假设你最至爱的亲人在接踵而至的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中消失,你得一次又一次地...

  • 鸦岭一中英语联盟学习印记

    今天我们伊川英语联盟荣幸走进鸦岭一中,学习啦介瑜老师的一节八年级阅读观摩课,英语联盟主任张玉珍老师的一节听...

  • 思考

    今天晚上听了一节数学的观摩课,嗯,这节课正好是我要嗯,我在未来会讲到了一节课,听完这节课之后,以及在这节课之前听到...

  • 2019.07.24(25) 听导师评《背影》

    7月23日下午学员上了一节《背影》观摩课,授课思路简单梳理如下: 1 由歌曲《父亲》导入。 2 写一篇关于“父亲”...

  • 一堂“说学逗唱”的班会课

    这是一节精彩的班会观摩课,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台下的老师和学生,台下近千名观摩的班主任,各得其乐。 这个班级的学生...

  • 2018-11-11

    泥高观摩课程

  • 焦点父母课堂洛阳中期班 第154分享 汪丽

    今天上了一节观摩课,收获挺大的,印证了自己是自己解决问题的专家,但是要有咨询师的合理引导梳理自己的情绪,去解...

  • 鸣皋中心小学 听课感悟

    今天上午第一节聆听了刘雪峰老师的观摩课《猫》,刘雪峰老师认真钻研教学,“沉稳”的教学态度值得我这个“急性子”学...

  • 听一节观摩课带给我的思考

    今天听了一节年轻教师的观摩课,听后很有感触,感到了年轻人的朝气、活力和创意,这节课围绕着描绘人的英文表达进行了设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节平淡无奇的观摩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wc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