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拒绝信息过载!过不持有的生活

拒绝信息过载!过不持有的生活

作者: 芦苇初音 | 来源:发表于2024-01-19 08:01 被阅读0次

持有过多的物品会让人有负担,信息过载可能会让人头昏脑胀。

我一直觉得手机的内存管理是一个麻烦事,每过半年左右,手机内存就告急。我不得不一一删除app,再重新下载。

更让人头疼的是照片和视频,手机里躺最多的就是这玩意了。每次出门玩都拍一大堆照片和视频,选了几张发朋友圈,剩下的却难以取舍,甚至还有大量重复的照片。

不过照片也能记录最近的生活状态,我发现上半年我有很多出门游玩的照片,下半年基本上就是在家做的美食了。昨晚,上传QQ空间后,我终于把那些视频照片删除了大部分!app也一一重新下载,并且拒绝了消息通知(鬼知道我每次都会被那些app的消息更新分散注意力)。

微信其实也是占据内存的大头,大量被屏蔽的群,大量的陌生人,大量不再看的公众号。

管理方法是,删除聊天记录,接着把大量陌生人的权限改为仅聊天(我可不想每天刷到他们的朋友圈了,尤其是商场买东西加的那些销售,导购啥的)。再然后取消现在不看的公众号(不要以为你有空会再看,我发现前几年关注的公众号大号阅读量急速下降,太多人都去刷视频了。)

经过这样一番操作,我满格的手机内存又瘦身了。这似乎是我的外置大脑,我也因此变得神清气爽了。

当然这类似于过年大扫除。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平时使用手机的习惯。

比如照片和视频几天一删除,每周上传QQ空间保存;下载新的app,记得不接收消息提醒(除了银行app和微信,我都拒绝了消息通知);不轻易加微信好友;定期删除陌生人和不看的公众号;取消淘宝的关注店铺(否则一到节假日你就会收到铺天盖地的短信和促销电话);取消微博,小红书等各个自媒体上不再需要的关注的人。

这就是不持有的一种生活。

不再将注意力投放在你订阅的品牌,博主或是app的信息流自动推荐。我们将自己掌控信息的来源和品质。

毕竟人每天只有24h,如果被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会浪费时间,也会争夺你宝贵的注意力,从而让你不能做你真正想做的事。

不要害怕错过很多信息,网络上有太多内容和信息,是人为的。有很多人仅仅为了流量,做一些虚假的,无聊的内容。做一些吹嘘,炫耀的内容。你看到的大都是别人刻意呈现给你看的。

你要擅长利用很多app的智能推荐,将app训练成高品质的内容推荐场。但无论如何,还是很容易陷入信息茧房,最后,我们还是得在书里,找到真正的精神归属;在现实生活里找到人与人的链接。

精简信息源,手机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好朋友。这就是我的不持有的生活观。

相关文章

  • 信息过载

    生活在几乎人人一部手机的时代,获取信息从未如此方便,但多数人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得到很好的提升。相反许多人却似吸...

  • 信息过载

    不喜欢做菜,常常是做出来的结果和预想的大相径庭,外观挫,味道诡异,备受打击。结果就是决定不折腾,电饭煲煮豆子,平底...

  • 信息过载

    十年前,你需要一片森林,在网络上却找不到一片树叶;十年后,你需要一片树叶,网络却给你一片森林。”这是之前看到的很有...

  • 信息过载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海量信息,然后就是信息爆炸。洛阳纸贵的盛景,在当今时下基本难以复现,人们可以通过各种...

  • 信息过载

    又一次切实感受到了……人那么多信息那么杂,而我真是非常容易被影响,我不想对与自己没太大好关系的事情投入过多的时间和...

  • 信息过载

    信息过载 信息过载不是要继续看完所有的信息,而是在某个自己感兴趣的点上,仔细的往下看看,能研究出什么。重复一下别人...

  • 信息过载

    晚上我做的饭,把菜端到桌上,老妈拿筷子吃了一口说道:盐放少了。我早有心理准备,因为几乎我所有做的菜,老妈都会说有点...

  • 信息过载

    文/孤微醺西柚 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比以往要简单易得,人们可以从多个途径去查阅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但...

  • 信息过载

    “信息过载”一词是由亨特学院政治学教授伯特伦格罗斯在其 1964 年的著作《组织管理》中创造的。然而,它在 197...

  • 信息过载

    五月一半已过,但提笔却是困难重重。内在原因,我想是因为信息过载,脑袋吸收的垃圾信息太多了,以致于一边焦虑,一边无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拒绝信息过载!过不持有的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wd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