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过多的物品会让人有负担,信息过载可能会让人头昏脑胀。
我一直觉得手机的内存管理是一个麻烦事,每过半年左右,手机内存就告急。我不得不一一删除app,再重新下载。
更让人头疼的是照片和视频,手机里躺最多的就是这玩意了。每次出门玩都拍一大堆照片和视频,选了几张发朋友圈,剩下的却难以取舍,甚至还有大量重复的照片。
不过照片也能记录最近的生活状态,我发现上半年我有很多出门游玩的照片,下半年基本上就是在家做的美食了。昨晚,上传QQ空间后,我终于把那些视频照片删除了大部分!app也一一重新下载,并且拒绝了消息通知(鬼知道我每次都会被那些app的消息更新分散注意力)。
微信其实也是占据内存的大头,大量被屏蔽的群,大量的陌生人,大量不再看的公众号。
管理方法是,删除聊天记录,接着把大量陌生人的权限改为仅聊天(我可不想每天刷到他们的朋友圈了,尤其是商场买东西加的那些销售,导购啥的)。再然后取消现在不看的公众号(不要以为你有空会再看,我发现前几年关注的公众号大号阅读量急速下降,太多人都去刷视频了。)
经过这样一番操作,我满格的手机内存又瘦身了。这似乎是我的外置大脑,我也因此变得神清气爽了。
当然这类似于过年大扫除。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平时使用手机的习惯。
比如照片和视频几天一删除,每周上传QQ空间保存;下载新的app,记得不接收消息提醒(除了银行app和微信,我都拒绝了消息通知);不轻易加微信好友;定期删除陌生人和不看的公众号;取消淘宝的关注店铺(否则一到节假日你就会收到铺天盖地的短信和促销电话);取消微博,小红书等各个自媒体上不再需要的关注的人。
这就是不持有的一种生活。
不再将注意力投放在你订阅的品牌,博主或是app的信息流自动推荐。我们将自己掌控信息的来源和品质。
毕竟人每天只有24h,如果被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会浪费时间,也会争夺你宝贵的注意力,从而让你不能做你真正想做的事。
不要害怕错过很多信息,网络上有太多内容和信息,是人为的。有很多人仅仅为了流量,做一些虚假的,无聊的内容。做一些吹嘘,炫耀的内容。你看到的大都是别人刻意呈现给你看的。
你要擅长利用很多app的智能推荐,将app训练成高品质的内容推荐场。但无论如何,还是很容易陷入信息茧房,最后,我们还是得在书里,找到真正的精神归属;在现实生活里找到人与人的链接。
精简信息源,手机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好朋友。这就是我的不持有的生活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