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
李清照、朱淑真——才女多难(五)

李清照、朱淑真——才女多难(五)

作者: 烟火与尘埃 | 来源:发表于2020-09-27 21:12 被阅读0次

李清照晚年孤苦无依,无心把玩金石,也无力指点江山,改嫁又遭欺骗,离婚引起舆论哗然,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细雨纷飞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渐入暮年,她守着孤清的院落,写出著名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反反复复地低吟中,她以秋日黄昏凄凉、萧杀、寂寞的世界,比自己曲折复杂的内心世界——凄凉、悲伤、忧愁、痛苦。半生漂泊,饱经忧患,愁苦无处倾诉,青灯黄卷,踽踽孤影,梧桐更兼细雨,那穿越时空的孤独啊,怎一个愁字了得!

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受到了更加严重的残害。从此后,她上无父母可依,下无子女可靠,颠沛流离,孤苦伶仃,直至客死他乡: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易安,一生荣辱浮沉,一部《漱玉词》流传至今。

红颜薄命,才女福薄,命运捉弄一如朱淑真,当她对婚姻爱情充满怨恨与失望,毅然选择离开,只身回到浙江钱塘的娘家,而在那个男权时代,所有人都认为是她对夫不忠,不安分守己,失了妇道,面对父母的不理解和各种流言秽语,朱淑真心境愈发凄凉,最终含怨投水而死。

她死后,父母认为女儿丢掉了家庭的脸面,把她珍视的诗词一把火烧掉。幸有人在钱塘的市井之间,搜集她的断简残篇,集诗名曰《断肠集》。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此情谁见?无人见,无人知,无人慰藉,无可解脱!自写苦情,情长词短,朱淑真太过天真,与她所对立的,又何尝只是她的丈夫呢?而是整个封建礼教,她又怎能轻易反抗?不愿妥协,不愿违背自己的本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中,因何对酒,与谁和歌?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

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朱淑真走了,然而她的诗词传于民间,《红楼梦》里香菱常常烛泪偷垂,耿耿秋灯,辞世前捧着的即是这本《断肠集》。

步步凝眸

凝眸处

是相同的身影

身影里是同一段深情

她们的目光同样专注

哪怕专注的已是幻影

她们是流年里的一滴水

于流年中消散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一朵如梅

一朵如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清照、朱淑真——才女多难(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wo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