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惠特曼说: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的面对黑夜,风暴,饥饿,意外和挫折。
昨天读到庖丁解牛这篇文章。大家都知道庖丁解牛的技术炉火纯青,神乎其神,刀刃犹如与牛融为一体,他最引以为荣的事儿是刀下的牛能安然睡死去,而不感到丝毫痛苦。最遗憾的事却是苦练了几十年的刀法,却未学会一种刀法让牛继续生存。你看连这样的屠夫,都对牛的生命充满了无奈和惋惜,他也有悲哀的事儿,他也有遗憾的事儿,他也能见到恶的事儿,那么,我们面对恶的时候,又会怎么样呢?正好今天看到了王蒙的这篇故事,他的文章叫做《幼稚的成熟与成熟的老到》,我认为这篇文章有四点特别能给人启发。
首先,他以一种概括的语句提出幼稚的人在面对恶的时候的表现,进而提出人相当幼稚的标志。王蒙说:“”幼稚的人碰到不善和恶,会很伤心,很意外,很痛苦,很没辙,甚至会在最初的几次打击后颓然垮台,或者丧失了生活的勇气,或者走向了悲观和颓废,或者随波逐流自己也变成了不善和恶。“”紧接着,作者又提出幼稚的标准:“”这种遇恶则全无办法,遇恶则大呼小叫,遇恶则上当受骗,遇恶则精神崩溃,或者铤而走险,变成了一个偏激者、破坏性的愤世嫉俗者直到冒险者和恐怖者———可以说,这些确是一个人相当幼稚的标志。“”我看完深有同感。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里面,女主人公因为一个谎言,一个动作,而搭进了后半生。虽然和小说里面女主人公最后选择上吊不同,电影里面的女主人公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但是她依然为了这一件事儿而苦恼了那么多年,直到她的前夫死掉。她面对恶变成了一个偏激者,一个冒险者,相当幼稚。
其次,王蒙以对比的方法提出成熟的人怎么做。他说:“”一个成熟和老到的人,会坚定不移而又从容应战巧妙应对,化被动为主动,从恶的挑战中寻找善的契机,化不善的因素为善的因素,至少也要战胜恶转化恶而弘扬善,直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直到出污泥而不染。从来不与恶打交道是不可能的,不在恶面前垮台自杀也不变得那么恶却是必须的与有用的。”不知道这几句话对你有没有启发。我首先想到了我们国家的法制。每当有轰动的刑事案件的时候,网络上总是对我们的法律,产生诸多的质疑,但是,在这些面前,很多法律共同体,他们仍在做好分内事,默默的捍卫司法的尊严。这就是成熟。
再次,王蒙提到文化传统和政策法令是:“”偏向于不谈至少是不多谈不深谈人间的恶“”,这样的表现就是“”人们有时候会在书中选择甜美,而忽略了苦咸辣涩酸,人们倾向于选择芳香而对腥臭视而不语“”。人们会省略或者干脆回避,隐瞒不雅的东西或者奥妙的东西或者过于敏感的东西。在前面一篇文章里,面对契尔诺贝利,有一位大学讲师发出一系列疑问:“这件事到底是记得还是遗忘比较好?为什么每个人都对切尔诺贝利保持沉默?为什么我们的作家不书写关于切尔诺贝利的事?他们描述战争和集中营,但是对于这里,他们很沉默,为什么?你觉得那是意外吗?其实在我们中国语境里,人们就是在回避罢了。趋利避害也是人类本性啊。
最后,作者提到“最好的东西是舌头”并举例说明最坏的也是舌头,作者说:“”相声里关于不会说话的人的故事:一个人很不善于说话,一天他请客吃饭,见被邀请的客人还没有来齐,便说:“怎么该来的都没来呀?”一部分已到的客人觉得不对味儿,心想莫非我们是不该来的?他们便不快地走掉了。请客者忙道:“怎么不该走的走啦?”另一些客人听了不快,心想难道我们几个才是该走的吗?好吧,我们走。于是他们也走掉了。请客者更急了,连忙喊道:“我说的不是你们!”最后剩下的几个客人心想,原来说的不是他们,那么说是在轰我们了,于是最后的客人也走掉了。这个故事说明:“”抓住片言只字乱做文章是不行的。进而提出《伊索寓言》里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舌头,最坏的东西还是舌头“”。古人强调“得意而忘言”,强调“言有尽而意无穷”,是有道理的。不知道对你们有没有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