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一个妈妈给女儿停掉抗抑郁药换成维生素的新闻被刷上热搜。
原因是孩子小升初不适应,成绩一落千丈,但身为顶尖大学毕业的妈妈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认为孩子厌学是“作”,于是擅自替换掉孩子的抗抑郁药。
前段时间刷屏的胡鑫宇事件也是因为家长没有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导致胡鑫宇的结局走向了悲剧。
这两件事不是个例,可能家长觉得抑郁症离我们的孩子还有很远,即便孩子被检测出抑郁症,部分父母还是很难正视孩子的抑郁心理,甚至认为孩子的抑郁是“吃太饱没吃过苦”、“矫情做作”。
但是事实却是我国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并不算少数。
2020年中科院心理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提到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数据显示,相当于每4个孩子里有1个患有或轻或重的抑郁症。
青少年这一时期是个体生理发展中显著的加速时期,个体身体的各个方面都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
但是心理发展的速度却远远赶不上其生理的发展,这就造成少年在身心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和特殊表现,使其面临一些心理危机。
作为家长本来应当特别关心孩子这个阶段的成长,注意孩子这段时间不一样的表现,重视孩子的诉求,并适当提供帮助。
可是很多家长都存在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父母把孩子当做自我的延伸
央视播出的家庭情感教育纪录片《镜子》中,有个16岁的孩子叫陈家明,辍学在家,想做一名流浪歌手。
陈佳明爸爸通过艰苦奋斗才获得了今天的成就,他说:在上大学之前,没喝过牛奶,没穿过皮鞋。所以他并不理解孩子的理想。
于是他一方面抱怨陈佳明拥有了这么好的物质条件,却不懂得珍惜、努力,还要去做流浪歌手,一方面认为自己连个大学生都培养不出来,活这么大岁数,这么辛苦,又有什么用!
但是陈佳明表示,他厌倦了父母对自己没有边界的控制,即便快成年,穿什么、买什么都得经他们同意。
他渴望自由,他想要属于自己的人生。
陈佳明爸爸对陈佳明上大学的期待,就是把孩子当做了自我的延伸。
他并不关心孩子喜不喜欢上学,他固执地认为孩子应该像自己一样刻苦好学。
他还把孩子当做营造自我“功成名就、教育得当”完美形象的工具,如果孩子没有考上大学,那一辈子的辛苦就“没用”了。
规划好的轨道一定是正确的吗?
当然,拥有这种行为的父母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
在他们眼中,考上好大学是为了有更好的未来;让孩子当老师、公务员,是因为稳定不怕中年失业;早点结婚生子,是和社会上大多数人同频,不会被当作异类看待......
父母拼命为孩子提供物质支持,孩子只需要“好好学习”,安稳地走在这条路上,就不会出差错,顺顺利利的过完一生。
但这种被安排的人生,很容易让孩子找不到自我的价值在哪,生活的意义在哪。
国内知名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教授曾发表了一项统计数据:
在北京大学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有30.4%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
这群“天之骄子”多数有着优渥的家庭条件,或者超出同龄人的智商,他们接收着社会上大多数人羡慕的眼光。
可是在他们青春期的成长阶段里,一直活在父母、社会的期望中,在成为社会最高学府的学子后,他们找不到下一个目标,不知道人应该为自己而活。
找到孩子擅长、热爱的地方
如何消除孩子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无意义感”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同为“天之骄子”的谷爱凌身上找到答案。
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获得多块金牌后,在接受采访中说到:“今天能够夺金,是因为热爱滑雪,而不是一味苦练,当你真正喜欢上一项运动,就不会感到辛苦。”
因为热爱,谷爱凌找到了生命中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她一刻也不愿意停歇,去拼搏奋斗。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孩子在体验、阅读中找到擅长、热爱的领域,从而找到人生的目标。
1
去尝试、体验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计后果地鼓励孩子去尝试、体验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比如不同种类的运动、乐器、舞蹈。
如果孩子失败了或者半途而废,可以鼓励孩子再尝试一段时间,不要辱骂孩子“太没用”,告诉他“你已经非常棒了!”
如果孩子在经过再一次尝试后,依旧选择放弃,告诉他放弃后需要承担的后果,而不是逼迫他再去做这件事。
2
在书海中找到方向
书里装着自然、社会、科学、地理......让孩子去阅读,去认识万千世界,也许他们能从浩瀚书海中找到自己梦想的目标,让人生从此改变走向。
从更现实的层面上来讲,阅读比起上文中的尝试、体验,更加便捷、省钱。如果家长的经济能力不足以支撑孩子尝试过多爱好,不妨让他从书中探索世界。
孩子一旦在找到了自我热爱的领域,他既能够找到生活的目标,又能够爆发出一定的力量。
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不禁锢孩子的脚步,不嘲讽孩子的失败,不打压孩子的积极性,陪伴、引导孩子找到热爱,找到人生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