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篇第十八

作者: 东方隐喻 | 来源:发表于2021-09-24 20:22 被阅读0次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夫子讲: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雪公讲要》里面引《论语集解》,何晏注的,何晏是三国时代的儒者。他讲,「美舜禹也。言己不与求天下而得之。巍巍,高大之称。」这是何晏的批注。巍巍,这是指高大。什么高大?道德和他们的事业都很高大。何晏讲这是「美舜禹也」,美是赞美,赞美舜和禹两位天子。舜是得位于尧,尧把天子之位禅让给舜,舜又禅让给禹,尧舜禹三位都是圣君。这句是讲,舜和禹他们受禅让而有天下,但是这天下不是自己求而得之,「言己不与求天下而得之」,这两位天子都不是自己想要得天下,而是人家让给他,让他来做王的。『而不与焉』,不是自己求的。那他何以有天下?正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崇高,才华能力很强,这个德行感召的,所以孔子极其赞叹。这个「不与」,根据何晏批注是他不求的意思,就是不与求,这是一种说法。

  另外《朱子集注》当中讲,「不与,犹言不相关」,不与,就是不相关的意思。所以这章《论语》是讲「言其不以位为乐也」,舜、禹有了天下,做了王,可是他心中并没有以这种王位为乐,王位他觉得不相关,为什么?他称王、做天子不是享受的,而是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来为百姓效劳的,真正是为天下人民服务的。有王位、没王位都要服务,所以王位不相干,他并不以王位为乐。可见得舜、禹二人真正是圣人,毫无私心,毫不贪图个人享乐,也不会执著名位。他禅让,不执著名位,这是讲到他们真正入了圣人的境界。在《金刚经》里面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皆离,这才叫做圣人,他们真正做到。你看,有王位,他不觉得自己是大家的王,不相干,自己也不求,无我相。也没有什么?这天下是我的天下,你们这些百姓是我的子民,没有这样的想法。无人相、无众生相,离四相了,这就是圣人。所以孔子用『巍巍乎』赞叹他们,这是德行之高大,一代圣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泰伯篇第十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az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