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末,产品之路走了近两年,回顾两年经历,所学确实繁杂,但很多尚未内化,形成自己的方法论。于是决定一步步总结一下“日常级”“项目级”“战略级”工作中运用的各种工具,从工具延展到工作流中,敦促自己形成流程并不断完善,以期向更高处迈步。
这篇文章主要讲讲需求池。
需求池是产品经理的工具箱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许多产品人产品之路开始于需求的搬运、分析与传达。需求既是产品经理的金矿也是命符,怎么能没有一套系统去运用呢。
1 toB与toC需求池的差别
toB与toC需求池的差别其实也就是二者需求的差别。
如果说toC产品的需求是产品的指南针,toB产品的需求就是产品的镣铐,在镣铐中跳舞。
toC需求池小部分来源于用户,大部分来源于产品团队,与其说是需求池,更像是个想法集,从中找到产品迭代的灵感和方向。
而tob需求池基本来源于切实的业务方,每一条需求都必须有始有终,更像是个待执行清单,这种需求,需要我们进行生命周期管理。
2 “定义”需求池
身为产品经理,就要明白流程化的魅力,学会利用产品经理的优势,用结构化的方法论分析和最大化利用每个工具。
- 产品定义:一个提高效率、减少错漏的需求生命周期管理工具
- 用户及其声音:使用者自己,没有阅读者。
- 希望能够监控需求的状态,做到每个需求都有回应;
- 每一个需求查询筛选都很方便,便于需求分析、需求评审的时间安排;
- 对需求的开发执行与结果反馈有记录,便于总结和跟进;
- 对需求留档记录,追溯还原需求提出与实施背景和成果,便于沟通和撕逼。
- 场景
- 每日确认需求状态,为没有进行需求分析的规划时间,进行需求分析的准备约会议室评审,评审通过开发的提交排期,延期开发或不予开发的注意答复并说明原因,交付的敦促验收。避免遗忘而搁置进度或忘记答复。
- 用户/商业价值:流程化需求,提高效率,减少错误,避免遗漏
- 频次:高频,每日管理,即时更新
通过产品规划,确定载体平台是excel,核心功能是规范化状态,便于对需求的分类检索。将需求池分成四个部分:需求记录、分析评审、排期开发、验收反馈。
3 需求池的阶段
3.1 需求记录
字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需求的收集
- 【需求时间】【需求来源】需求是谁什么时候提出的?
- 【需求对象】【需求内容】针对哪个产品功能模块有什么样的需求?需求内容尽可能还原需求方原话,有邮件或文件的附带名称,作为原始数据避免过多的加工。
- 【限定时间】需求有没有一个明确的限定时间(紧急程度)?
- 【需求状态】待分析、待评审、待开发、开发中、待验收、结束、中止。需求状态是日常跟踪需求的核心筛选项,严格定义。
在与需求方沟通获得需求后,初次整理做到这个阶段就足够了。
3.2 分析评审
字段:
这个阶段是对需求进行分析,评估需求的类型、涉及模块、优先级,并对需求作出答复(无论是否进入开发环节)
- 【需求类型】功能、交互、界面 功能需求视情况作为发版节点,交互和界面一般跟随下一版本发布。规范的发版流程可以控制一部分不合理的紧急需求。
- 【指向页面】【涉及功能】【逻辑变更】衡量功能、数据、逻辑变更,有变化的要找相应产品或开发前期商讨。
- 【优先级】结合需求方的意见和开发意见在评审阶段讨论确定。
- 【需求状态】其他阶段需求状态与需求记录阶段保持一致
- 【需求答复】重要,对需求进行评审过后,一定要对需求方进行答复,保证“需求有回应”
3.3 排期开发

这个阶段不用多说了,对需求所形成的各功能数据更改进行开发。
如果公司普及了项目管理系统,可以如图只记一个开发版本和开发时间,其余在项目管理系统流程中完成,定时同步状态就好;如果没有项目管理系统,设计、前端、后端、测试各开发时间都可以记录在这里做简单的备份与跟踪。
3.4 验收反馈

在中大型公司做toB产品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与需求方撕逼的经历,或许是需求不明,或许是理解有误,或许是仅仅是没有做好需求验收跟踪。这个阶段是对需求的收尾,时刻提醒自己明确状态,最大限度避免撕逼。
- 【验收状态】【验收时间】请求验收、待验收、已验收、拒绝验收
如果条件允许,一定通过正式邮件进行验收并记录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