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 Office

作者: Pope怯懦懦地 | 来源:发表于2014-05-05 14:54 被阅读986次
    牆在哪兒

    從設計角度看軟件使用


    「牆在哪兒」,之所以取這個題目,主要想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設計師和用戶之間着眼角度的不同。Photoshop算不算一款好軟件?內行說,好得不得了,愛不釋手。外行說,什麼垃圾玩意,這麼複雜。內行說得不錯,Photoshop提供了所有他所需要的工具,簡直是百寶箱嘛。外行也沒錯,界面一點也不簡潔,操作也不好上手(學習曲線太長)。那內行和外行之間的「牆」在哪兒呢?

    我認爲兩個字——專業。請大家注意,這裏的「專業」就一中性名詞,絕沒有貶低外行不專業的意思。這裏說的是,內行看到的是細節,是業務邏輯,是行業流程……外行關注的是印象,是界面,是上手難易……

    所以,一款軟件「優秀與否」是有指向的。在設計師看來,Photoshop很好用。在畫家看來,卻可能很難用。

    軟件,就像廚房裏的廚具,也就是計算機上的一堆工具。現在講軟件越來越智能,什麼意思?我理解的智能,就是只需要很少的,甚至是不需要人的參與,就能實現我們的意圖。

    你比如做飯。最初,我們做頓飯要淘米、生火、架鍋、倒米、放水,而且還需要人看着(早起鍋不熟,晚起鍋又會糊了)。可能還時不時要添添柴火。後來發明出電飯鍋,只要把水和米倒進去就不用管了。那以後會不會出現「做飯機器人」,打個電話「中午十二點之前把飯做好」,它就自己完成從淘米到起鍋的一系列動作,而且時間還把得特好?

    何謂「智能」

    這就是軟件的智能化趨勢。最有名的要算Siri。但畢竟還有很多創造性質的工作需要人的參與。就好像要想吃到好菜,還得請大廚。一款好軟件會提供你所需要的一切,但一款優秀的軟件會以某種簡約、一致的方式組織這些小工具。我們在使用中也能感受到它的設計理念。這可能就是軟件的魂。

    軟件定律

    這裏介紹最普遍的一種做法——剝離。也可以理解爲區分、區別對待、業務分解……

    剝離

    下面我們會介紹四種形式的剝離。希望通過這些例子,能讓大家感受到「再複雜的軟件也有一顆至簡的內核」。

    Finding Your Personal Style

    style

    首先,我想講講「樣式(style)」。樣式,體現了內容和呈現的剝離。這句話我們先放一放。

    很少人用樣式。一般也只在長文本裏才用。樣式,就是給某些特定用途的文字取名字,比如,標題、正文、引用、強調……相同名字的文字會以(也應該以)同樣的格式呈現,而且這格式可以隨時調整。

    指定樣式有兩種方式,大家熟悉的是用鼠標選中,然後點選樣式。還有一種是用符號或文字標識。後一種方式看似麻煩,但很適用於手機應用,畢竟在手機那麼小的屏幕上選中一段文字還是比較麻煩的事情。大家可能聽過,很多app 都支持Markdown。這套格式規範很簡單,也很清晰,而且因爲是全文本的,便於查找(你在Word裏找一段加粗文字試試!)

    再回到前面那句話「樣式,剝離了內容和呈現」。我們習慣性給一級標題改字體、加粗,二級標題又怎麼怎麼……其實無非是爲了標明它是一級標題,它是二級標題……我們爲什麼不乾脆告訴計算機,哪些是一級標題,哪些是二級標題……再給每一種文字指定好呈現的樣子?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便於以後修改,不用再一個一個手動調整;二是可以把樣式保存起來,省得每次調格式。

    當你知道了樣式的概念,你看到的版面就不再是這一個色塊、那一個色塊,而是層次分明的架構。這充分說明分解打碎是爲了更加有序。有序的東西呈現給我們的是一種隱約的簡約,傳遞給你一種不可言說的美感。

    Excel at what you do (幹一行,鑽一行)

    excel

    Excel看起來像一張大表,用起來像一張大表,印出來更是一張大表,但其實它是一個小型數據庫。所以,如果你不瞭解數據庫的一些基本要點,Excel用起來就會很煩瑣,表格真就變成了蛛網。

    如果平時你就拿Excel打個名單啥的,這類美化的活PowerPoint也能做,而且做得更精緻。Excel擅長的是數據處理和分析(倒不是說它有多優秀,只是足夠用了)。當你面對一項有上千項數據的工作時,你就得站在數據庫的角度來審視從設計表格、規整數據到轉換分析的一系列過程了。

    首先,你應該把這項工作涉及的數據分爲三類:一類是固定不變的數據(我們稱之爲「配置參數」);一類是錄入的數據(就是我們要處理的那坨玩意);一類是計算機分析處理得到(自動生成)的數據。

    這時,你潛意識裏已經有了MVC的概念了,即Model-View-Controller(模型-視圖-控制器)。這是軟件設計上的一種套路。View就是界面,Model就是錄入的數據,Controller就是彙總分析。

    這之中,你還不知不覺地運用了一些數據庫設計的基本原則:

    規則一:每張表都分解到最簡(每列只含一個數據)

    規則二:每條記錄皆可追溯(每條記錄都有唯一標識,黑話叫「屬性完全依賴於主鍵」)

    舉個例子,你去相親,你老媽讓你彙報一下相親的成果。你列了幾條,準備去彙報。

    原始記錄

    這就不符合「規則一」,在一列裏頭塞入了太多東西。

    範式一

    如果你相了兩個姑娘,碰巧她們又都叫「張珊」。那就不符合「規則二」,不能唯一標識。你可以給每個相親對象賦一個編號,或者用身份證號這類唯一的標識去區分她們。

    再比如,你沒必要每次和「張珊」約會都登記一遍人家的基本信息。

    冗餘

    這不符合「規則三」。

    規則三:不要重複累牘

    範式

    等你瞭解了這些,Excel於你就只剩下技巧了。下面再介紹幾個技巧和誤區。我會按照從設計到分析的流程來介紹,方便大家記憶。

    • 設計階段

      • 屬性(字段)不完整;
      • 把本該記錄在標籤上的標題寫進了表格;
      • 凡同一屬性的數據,都應記錄在同一列(同一字段)下;
      • 數據錄入的動作與業務流程不一致;

        tips:

        按住shift可以調整整行整列;
        - 把數據打散到不同的工作表中;
        - 合併單元格(合併以後,只有首個單元格有數據,其他都是空白單元格);

    • 錄入階段

      tips:

      • 批量錄入:ctrl+enter
      • 定位:f5(或ctrl+G
    • 規整階段

      tips:

      • 選擇性粘貼 → 轉置
      • 設置單元格格式:ctrl+1
    • 分析階段

      • 不要在原始數據表中作分析;

    Make Your Point Powerful

    幻燈

    我們常用PPT指代「幻燈」。其實,PowerPoint就是一個盛菜的盤子,一個裝素材的容器,只靠這盤子是做不出菜來的。素材大都是用別的軟件(比如Photoshop)做的,或是網上搜的。

    後面培訓安排我講怎麼做PPT,我取的題目是「忘了幻燈」。幻燈只是個輔助工具,就像手機一樣,不要因爲手機功能強大了,反而把自己當作了一個手機托架。

    還是回到製作幻燈的軟件本身。如果你去設計這麼一款軟件,你最覺得什麼功能必須有?我認爲是「觸發」。幻燈是配合你的演講、你的授課的。怎麼配合?就是到某個點上,出現某個畫面或某條提示。怎麼觸發?到了某個時間點觸發(不常用);手動觸發(自己或工作人員根據內容、進度去觸發,就是我們常說的「點課件」);條件觸發(滿足某個條件自動觸發。這樣可以實現條件跳轉。一般添加動畫時用)。觸發的結果呢?出現下一條提示(順序執行);跳到順序路徑之外的提示上(條件跳轉)。

    The layers of meaning

    圖層

    之前我推薦過一本書「選擇的藝術」。它主要說,用好Photoshop的關鍵在於,精確地提取我們想要變換的元素。Photoshop的定位是圖像合成軟件。所以,它提供了一系列精細操控的工具,圖層、選區、蒙板……這些工具千差萬別,但有一個共同的使命——幫助我們圈住我們想要的東西。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具體的我不講,免得「業內人士」笑我。


    上面,我們介紹了內容和呈現的剝離、原始數據和處理流程的剝離、素材和呈現方式的剝離、圖像元素之間的剝離。

    回到最開始,就像擺弄廚具的目的是爲了做出一頓好菜,使用軟件也僅僅是爲了完成某件事。軟件本身,只是被藉助的對象,真正值得關注的是這項工作背後的業務邏輯。我們學習軟件,不需要過多地抱怨怎麼怎麼難用(這些令人詬病的地方,恰恰反映了設計者對業務的思考,對這個行業的理解,還有他自己的工作習慣),而是應該更多地關注設計者是怎麼去分解流程,怎麼去提取關鍵節點,提供了哪些工具去完成這些工作的?

    最後,模仿不知道從哪看來的一句話作結。

    真想用好一款軟件,必須讀懂她的「小邏輯」

    好軟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Qvo65q:@六月 写得很用心,好像过多的评论都显得多余了,只能默默点个赞表示支持!
      • 六月:简书还是用户太少了,这么用心的文章连个评论都没有~

      本文标题:一課 Office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er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