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内部状态与外部状态
内部状态: 在享元对象内部并且不会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的共享部分。
外部状态: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的、不可以共享的状态。
享元模式可以避免大量非常相似类的开销。 在程序设计中,有时候需要生成大量细粒度的类实例来表示数据。 如果能发现这些实例除了几个参数外基本上都是相同的,这时就能够受大幅度地减少需要实例化的类的数量。如果能够吧这些参数移到类实例的外面,在方法调用时将它们传递进来,就可以通过共享大幅度的减少单个实例的数目。
——重用机制
享元模式的应用
如果一个应用程序使用了大量的对象,而大量的这些对象造成了很大的存储开销时就应该考虑使用; 还有就是对象的大多数状态可以外部状态,如果删除对象的外部状态,那么就可以用相对较少的共享对象取代很多组对象,此时可以考虑使用享元模式。
使用享元模式的情况
1》 应用程序使用很多对象
2》在内存中保存对象会影响内存性能
3》对象的多数持有状态(外在状态)可以放到外部而轻量化
4》移除了外在状态之后,可以用较少的共享对象替代原来的那组对象
5》应用程序不依赖与对象标识,因为共享对象不能提供唯一的标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