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
其实刚开始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需求:
我希望能够定期给那些不常见的朋友或亲戚打个电话。
原因有很多,例如定期维护一下,不至于在有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某个人来;或者就是聊聊天,彼此更新一下近况。然而现实是总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在手头,让你经常忘记这件不起眼的事情。而当你有这样的想法时,却又常常发现时间不对,甚至不知道说些什么。
当时我正在使用GTD来管理我的工作流程,所以很自然的,我在我的Todo List里面加了一个名为“社交待办”的标签,偶尔会新建一些需要沟通的人名进去。但没多久,我就发现这样有很大的问题。
与GTD的区别
GTD的实践流程是一种“工作流(workflow)”的概念。简而言之,通常我会把想到需要做的事情放到一个“收集箱”里面,然后定期去分类一下。15分钟内可以搞定的立即就做,做不完的安排计划时间。然后根据每天设置重要级的不同,一项项完成当天自己给自己制定的任务。这样子工作日志也出来了。但当我把这个流程用作联系人的计划设置时,却发现并不好用。
问题出在第一步“收集箱”,与每日的工作安排不同,联系人的沟通是比较封闭的。每个联系人根据重要性的不同,都有他适合的沟通频率。就凭自己一个个安排的话,人数较少还好说,多了根本顾不过来。但反过来讲,要是我需要联系的人很少,我其实也用不上工具来帮忙提醒,凭人脑就能够完成这样的工作。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这事儿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所以我就渐渐萌生了设计一套系统帮助维护自己人际关系的想法。毕竟工作后通讯录越来越庞大,弱关系的维护也是在当今陌生人社会生存的必要技能。
这时我开始回头重新定位我的需求,关于社交提醒这个事情,我将它分解成两个问题:
1. 什么时间与什么人沟通?
2. 与人沟通聊什么话题?
要知道与每个人的联系时间,前提我必须先搞清楚不同人的适合联系频率。根据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邓巴的理论,我们每个人对于社交关系在生理上的维持极限是300人。为了更有效的管理这300个人际关系,我们会下意识的对每个人划分不同的心理距离。距离越近的我们会感觉越亲近,会希望更多的与之联系;距离越远的我们也就相应的联系少一些。
并且根据心理距离,我们可以将每个人的社交关系远近排列出来,形成一个个的同心圆。最近最核心的属于“核心层”大概5-10人,远一些的是“重要层”大概20-30人,再远一些的是“一般层”大概150-250人左右,而被渐渐远离到自己人际圈以外的人又可以被归为“沉睡层”。不同层次的联系人,我们其实可以采用相似的策略进行维护。
这样划分后其实工作量就缩小了许多。然而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每个联系人的相应层级,如何判断他与我之间的心理距离。当然对于我们自己的联系人,我们肯定有一个大体的判断,所以偷懒的做法可以事先给每个人都主观标注一下,然后再推荐一个大体的联系频率。但这样又有几个问题:
1. 一般层的第1人和第150人肯定有巨大的差距,这样推荐的频率注定是不准确的;
2. 人的交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熟的慢慢会成为好朋友,曾经的兄弟也会渐渐远离,人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3. 这样的方式太死板,太繁琐,太主观,其实和之前一个个设置联系时间没有多大差别。
社会心理学
进行到这一步,主要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确定联系人的关系远近,换言之,我需要把抽象的、主观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给数字化。我需要寻找影响这个最终值的不同变量、常量,每个变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和互相影响。
这,就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工作了。
幸好我在大学修过相应的课程,手头也有心理咨询师的证,也不算彻底的没有概念。在陆陆续续研究了大概几十本书和上百篇论文后,我干脆自己设计了一个公式用以计算任意人的相对关系。简单测试了自己和朋友的一些联系人后基本达到了我当初设计的用来推荐沟通频率的精度。当然更高的精准度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完善公式。
至此,为什么要制作这个软件,其实成了一篇心理学的论文。
在关于俄国生物学家柳比歇夫传记《奇特的一生》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每个科学家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种特性,那就是要把混乱的东西归纳成体系,发现其内在的联系,总结其规律。
然而项目至此,却让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现在我有每个联系人的准确关系数据了。所以我大可以利用这个关系数据来计算对应的联系频率,计算后差不多是这个曲线。
和平时的主观相符,越重要的人相应的联系频率越高。不仅如此,有了具体的数字后,不但可以用来计算,还能够对比、排序,甚至预测。
例如在根据地域筛选后,根据重要性和联系频率的比值可以比较得出当地最需要维护的联系人,就可以在出差的时候顺便拜访。不仅仅是定期维护,每次联络后,由于变量的改变,联系频率也会随之做出改变,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满足社交网络的扩展和变迁。
最后,回到之前提到的“工作流”思路,其实解决了“收集箱”录入问题后,社交网络的维护也可以用同样的思路。做到高效、实用、强大。
附:对这款软件的定位
计为表,道为里。
我一直认为,想要和一个人成为朋友,首先你必须花时间去了解他。人格、品质、喜好、过往等等,这一切造就了一个人。在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谈其他,不管双方的关系是什么,同事也好,客户也好,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甚至帮助,花时间去了解对方永远是第一步。在这时,你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信息,就需要工具来整理和分析,甚至预测并给予推荐。沉睡的关系,仅仅是一个名字。
古往今来,社交达人的第一利器叫做“真诚”,即为对方考虑,替对方着想。那么,假如我们都不清楚别人要什么,缺什么,又如何能够提供帮助呢?功利与否,其实看的是一个人做事的出发点,目的在于损人利己还是追求双赢。社交的本质是“心交朋友钱交狗”,一个工具改变不了事物的本质,和人的本心。
最后,我认为一个好的工具,是给那些“有心而无力”的人准备的。我的app,是为那些“希望用真心和诚意去好好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却不知道从何入手”的人们设计创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