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毕业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虽然很苦很累,但也很快乐很幸福。
我觉得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关键。
我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任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
新学期第一天,我拿着点名册,让孩子们挨个到讲台上做自我介绍,有的孩子从来没有登过讲台,很胆怯,不愿意站在讲台上,我鼓励他们勇敢迈出第一步。
自我介绍结束后,我告诉他们:“我们走到一起是缘分,每个人在我心中都是一张白纸,每个人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我不看重你们的以前,我看重的是你们的现在和以后。今年,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构建和谐温馨的班集体,每个人都会闪闪发光。”
于是,孩子们在作文本上纷纷写道,他们遇到了一个最信任他们的老班,他们一定会试着让自己更加优秀。
多一点信任,让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温暖的阳光,照耀学生心灵,激励他们产生更大的动力。
二、尊重
师生情感的有效沟通,是师生关系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班有一位孩子,任课老师说他上课不是打瞌睡就是捣乱,让我把他调到最后一排。
我找他谈心的时候,他一听自己单独坐一个位置,情绪立刻变得非常激动,他说去年他整整一年都没有同位,老师说他有多动症,他度日如年。
我听出了他心中的难过与委屈。
他说他想改,就是忍不住。
我决定帮助他,我把他调到了第一排,又安排了我的课代表与他同位。一个多月来,他慢慢收敛了许多,进步了许多,昨天晚上,他的家长还给我打电话表示感谢。
在处理孩子们的问题时,我学会了尊重他们。
三、接受
每个孩子既有独立性,也有差异性,他们的性格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
这学期我们班有两位学生比较特殊,一个是小学时发烧留下后遗症,反应迟钝,一个是先天性小儿麻痹,走路不正常。
他们两个非常敏感,不想让大家关注到他们,连上厕所都是独来独往。
为了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我分别找他们两个谈心。
谈心之后我发现,他们的内心很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为了让他们增加自信,我在课堂上总是对他们微笑,下课时也总是在班里有意无意拍一下他们的肩膀,抚摸一下他们的头,他们也会送给我一个善意的微笑。
同学们见到我这样,也开始与他们交谈,不把他们当做不正常的学生,真正从内心接受了他们。
他们在班会发言时,感动地说,被班里伙伴们的爱所包围,很幸福很感动。
四、同理心
面对问题学生,运用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教育学生。
青春期的孩子好动,上课难免会惹任课老师生气。
有时候任课老师为了赶课,往往会把学生送到班主任办公室,让我来处理。
以前我处理问题学生,总是依靠威严才能解决。
后来我发现,学生不喜欢老师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样子,所以我尝试换位思考,用启发的方式和商量的口吻,让他们自己说哪里做得合适,哪里做得不合适。
运用同理心,也启发了学生自我反思,所以不施展老师的权威,学生反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运用同理心,还容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有的学生很淘气,可是他很积极;有的学生成绩落后,可是他很努力;有的学生很任性,可是他很有爱心,所以,换个角度看学生,效果会更好。
在做班主任的工作中,我还比较喜欢与学生一起室外活动,比如上体育课,我会与学生一起打乒乓球,聊天,做游戏等,在一起交往的过程中,和他们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于漪老师曾说过:“满足意味着结束。”
在班主任这条道路上,我已经行走了二十年,但我并没有满足,我会继续做好孩子们的良师益友,让每位学生都能抬起头走路!
网友评论